勇敢的郭樹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这是我们天津的姑娘》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4961
颗粒名称: 勇敢的郭樹強
分类号: K828.1
页数: 9
页码: 71-79
摘要: 这篇文章讲述了郭树强在石油罐工作的经历以及他对于工作的不懈努力和追求。文章以时间顺序展开,从郭树强初次登上石油罐的不安和不适应,到他发现试水膏的重大意义,再到他为了解决试水膏的问题付出的努力和最终的成功。文章强调了郭树强对于工作的认真、专注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他的认可和赞扬。
关键词: 郭树强 生平事迹 天津

内容

七月。急流卷着泥沙冲击着海河的下游,兩岸靜情悄的。遙对着急流,只有那栖息着巨大油罐的儲油所里,人們在進行着关于石油池远距离操縱远測仪的試驗。
  特地从北京來的人們在審視着試驗的每个环節,緊張的做着記錄。試驗很簡單,一条鉄管从油罐直通到一塊木板上,上面釘着个馬蹄形的水銀压力表。守着过个仪器,有位年輕輕的,矮个兒的計量員,他輕輕用脚踏住了压縮机,兩只眼更緊的盯住水銀柱上的度数,随后翻开了換算表,答案立刻就找到了。圍在他身后的伙伴喊道,“多好啊,一下子就对出來了,又快,又准。”
  接着,無数只大手朝他伸过來,“郭樹强,給你道喜啊,你这回試驗又成功了。”
  “这个貢献可不小啊,如果在全國油庫推廣,嗳呀,那節約数字是多少啊。”
  “小伙子眞行,你实在是……”
  虽然郭樹强先后已經搞出三十多項創造改進,一連几年都戴上劳动模范的大紅花,但这些誇獎的話,还是使他感到了不安,泛起一臉紅暈,躱开去。
  当那三層楼高的大石油罐,像一堵鉄山似的撞進他的視綫,他那稚气的,紫黑的臉膛上,这才閃出一絲勝利的微笑。“唔,我們到底征服了你。”
  石油罐有什么可征服的呢?說起來,話長了。
  小郭,最初从雜工調來做測量工的时候,就听人家和他念叨过,“小心啊,开油罐的当兒可别中了油毒。重啦,会死人,輕啦,神經中毒,成天价發笑,什么也不能干。”
  “那不就成了瘋子啦嗎?”小郭心里一驚。
  当然,工作在翻身的解放之后,这种慢性中毒的事情,組織上做了安全保障,很少有。可是爬上那三層楼高的油罐,当打开油盖的时候,又有誰不是提心吊胆的呢?
  对于年輕的小郭說來,却还有更重的一付担子压在心头,那就是石油的强烈揮發性,只要触着空气,它就像一群無形的野鳥,脫籠飛去。一罐跟着一罐,一天接着一天,这是一筆龐大的損耗,要算都沒法算得淸。偏偏,付出这样大的代价却还不能量准,尺子拿得輕些、重些,都会量多或量少,在業务上可麻煩着哪。
  但这已經是过去的事了,通过这次的試驗,美丽的远景已經擺到眼前,人們就可以穩穩当当的坐在屋里,只要一伸手就能摸准整个油罐的底細了。
  这不是一个簡單的發明和工作改進,郭樹强如果不是頑强的鑽硏,苦心学習,那是不会成功的。
  談到他頑强的鑽硏,便不得不想到最初,关于試水塗膏發明的事。
  那还是一九五一年,正是举國投在抗美援朝运动的年代里。一个隆冬的早晨,郭樹强随着李师傅爬上了石油罐,那年他才十七歲,背着个工具箱,头一遭試着去做油池測量的工作。但这年輕人的心坎兒里,却对工作一点兴趣也沒有,而是一肚皮的委屈,不安心干油行的工作,“又髒,又累,有什么出息啊?”他試着瞅瞅油罐,那油罐塗着花糊糊的防空顏色,冷冰冰的鉄面孔,眞是不帶勁,越琢磨越不是滋味,”难道把靑春都跟它泡光了?”
  打开油罐,当他头一眼瞧見比重表的时候,年輕人的心弦上震了一下,勾起了一些求知感情。接着,他看李师傅塗上一層試水塗膏,把那紅色的膏子探進油池里去,眨眼的工夫,尺子拉上來,嚇,有一截兒却变成了白色。就在紅白之間,李师傅他們找出了油有多深,水有多深。
  “这玩藝可有勁兒,”他順手摸了摸那試水膏,挺粘的,他尋思着,“过里头一定有膠。”李师傅一边給他講,一边囑咐,“可得在意的使啊,这种試水膏是美國貨,現在不能進口,用一点,少一点。”
  郭樹强由小兒就喜好琢磨这些玩藝,他想起自己做雪花膏,做皮鞋油的事來了,就說:“这有嘛难呢,咱們也可以做啊。”
  “那可太好了。”随着他們測油來的海关人員就鼓励他試試,“要是咱們自己会做,一年得節省多少外匯!”
  一听这話,郭樹强冒出一股子热勁,干啊!下班回家的路上,順手買了点兒牛皮膠。熬得了,拌上紅色,合上牙粉,他就把試水膏做成了。轉天到了油罐上一比,滿擰!人家的試水膏柔的像塊軟糖,他的試水膏却硬得像橡皮;人家的是越抹越稀,他的是越抹越硬;人家的是放進油池,只要兩秒到六秒的时間,拿上來,紅是紅,白是白;他的放進池里,一放就是三分鐘,拿上來还是一变不变。搞的大伙兒都乐开了,有人就开玩笑,“人家的叫試水膏,小郭啊你这个叫保險膏,保險不变色。”
  又一位就接着起哄,“你这个放油池不灵,放染缸里就对了,保不退色!”
  鬧的小郭臉上一陣紅,一陣白,怪不得勁的。有人就捏捏他的鼻子,“小伙子,别把事情看的太簡單了,弄点牙粉就能搪事嘛,得下心琢磨琢磨啊。”
  下了油罐,小郭的心情已經靜下來,自己个想:“这有嘛难的,志願軍朝鮮前綫打美國鬼子,不比我这难多了么?”在回家的路上,他又給自己打气,“报紙上登过多少發明創造啊?人家那么大的机器都行,我这点試水膏还有嘛不行的?”
  小伙子沒泄气,决心繼續干。可是,那时節他还是臨时工,一天掙八角錢(旧幣八百元),領了薪就交給媽媽,口袋里老是扁扁的,有些原料价錢又挺大,沒条件每天試,他就見天儉省些点心錢和菜錢,隔些日子試一回。但試了几次,总是在一条弯路上兜圈圈,不是依旧不变色,就是化在里面,什么也沒有了,連“保險膏”都保不住。
  天有陰有晴,人的心情也有高有低,碰釘子碰多了,抽不冷地,也閃出这样念头來,“准行嗎?”有一回甚至这样想:“怪不得要用美國貨哪,自己做,不灵嘛。”
  虽然这时他还沒有入团,但团課却給了他很大鼓舞,每次听到做为一个靑年团員,要不怕困难,要有移山倒海的勇气的时候,小郭总覚着那是团朝他講話似的,从心底里感到了羞愧,連耳根子都發紅了。
  为了怕人們嚷嚷开去,他越發悶头在進行試驗,对誰也不言語。
  可是,冷眼旁覌,老太太却一个勁兒犯嘀咕:这孩子怎么老是擰着眉头子,一臉心事的样兒?怎么回到家來,热騰騰的飯都放凉了,也不去吃一口?怎么一熬就是半宵半宵的?怎么成天价擺弄顏色,也不見他用顏色画个么的?他媽越瞧越奇怪,就問他,“你整天叨咕嘛呀?”
  怕媽媽給他傳出去,他上嘴唇一咬下嘴唇,搖搖头,“不干嘛呀。”
  說是不干嘛,可暗地里却越干越欢,有天下了夜班,弄子一宵也沒合眼,就又紅着眼上班去了。老太太可吓坏啦,尋思着,“这孩子不言不語的,跟中了邪魔似的,別再累出大病来呀!”为了痛兒子,老太太把他的顏色,原料,試驗品一古腦兒都給扔進垃圾筐去了。 ^
  試驗不是瞎摸,小郭懂得非在理論上鑽硏不可,他經常請敎夜校的化学老师,給他解决了很多試驗中的难題。一到礼拜天他还到圖書館、文化宮,要不就是新華書店去,到处在找参考書,到处在找尋試水塗膏的秘密。
  試水膏的秘密,漸漸被攻破了。有天,小郭臉紅紅地跑去跟李师傅講,“跟領導上提出,我要正式做試驗。”然后啪地一声,把塊試水膏朝桌上一放。
  好消息立刻嚷嚷开了,大伙兒都挺高兴的。这个說:“小郭这孩子内里秀,别瞧个子不高,心可挺大,有出息啊。”
  那个也念叨:“鉄打房梁磨細針,小郭这股子鑽勁,有两下子。”
  事实却是,不用兩下子,一下子就完了!那天,臨到要試驗了,小郭从庫房里搬出了工具箱,也搬出了他那塊試水膏。大伙一看,都瞪了眼啦,原來已經冻得梆硬綁硬的,跟个冰棍差不多了。可是美國貨的試水膏却不这样,称得起是四季常新,見热不干,招凉不冻,光这一点就瞧出不对头來了。有人就又开玩笑地說,“还是把您这塊冰膏,小郭啊,捎回家去吧。”这回連試都沒試。
  但这只是个小小的波折,这年年底,到底試驗成功了。結果是:只要兩秒鐘就可以变色,而且,附着力比美國貨强,夜晚用,也比美國貨淸楚。他的試制品不光代替了美國貨,而且超过了美國貨,在質量上还打了个勝仗。
  打了勝仗以后,小郭的信心更足了,而且摸着了一个竅門,那就是学習,学習,还要学習!
  为了学習,一到了礼拜天,人家休假玩去了,他却鑽到圖書館里,文化宮的閱書室里,一翻就是一天。
  为了学習,就是在出差的中途,在开会的期間,他也不放松时間,而且还抓住对象,随时随地請敎臨时老师。有一年,他被派到西安儲油所协助搞測量油池工作,幷介紹一些他的經驗。在他介紹的时候,連工程师和技师們也來听他的經驗,他可高兴了,臨完了事,赶緊找到一位毛工程师,把他自学的筆記掏出來了,“我有几个力学上問題,請您給講講。”
  問題提的还相当深,工程师当时沒有答上來。下了班抓工夫跑到市里去,人家特地買了一本書,把他的問題都給査出來,答复了他。
  还有一次,是参加全國社会主义建設積極分子大会的期間,小郭發現積極分子当中有位中國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硏究生。哈,这下子可又找着老师了。一天,人家正走在走廊上,他跟在后面喊,“龔升同志!”
  那人一回头,“誰?”不認識也認識了,都是参加大会的積極分子嗎。“你找我什么事?”
  小郭又把筆記本端出來,問題在他腦海里已經憋了好久了,那都是关于变形的計算公式。
  一个小学水平的工人能够鑽硏这么深的数学,这給龔升的鼓舞也不小,他不僅接过了他那些問題,帮他算出了很多公式,而且后來还在通信中,指出了他自学的方向。这件事,直到現在也还是小郭最引以为愉快的一件事。
  为了学習,小郭还掀翻了文字不通的大山,做了不懂外國文的翻譯!事情是这样:在我們油庫里出現了中國自制的600型油槽車,它有它的容量,是和任何型的油槽車容量都不一样的,計算它成了一樁头痛的事。
  “为什么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油槽車,也編寫一个容量表呢?”小郭想到了这里,就留了个心眼,跑到圖書館去找書,但是,就沒有帮助他学習这个問題的書。
  偶然一次,他跑到書店去过礼拜天,找着了一本俄文書,里面有不少公式,看样兒和槽車計算表挺、接近,他就買了回來。他幷不懂俄文,勉强会念字母,对着这本“天書”他干着急,沒办法讀!
  “怎么办?”他問他自己,“也得找竅門啊!”
  竅門到底找到了,他先根据算題里的代号字母,去查俄華大字典,对中文的解釋,一个跟一个的数着,他就找出一个最接近的中文解釋出來,另外,査求着的,他就根据体会,估計是代表什么的,一点点用試算和对数加以証实,弄淸了公式原理,到底他把600型油槽車的算法鑽出來了,还編了一套講义。后來經过翻譯对証,他搞的十分精确,已在全國石油事業上普遍采用了。
  最近,在参加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会議归來之后,他又制訂了有系統的自学計划,正在自修着石油学院儲运系的課程哩。相信,通过这一座科学大山之后,他將为飛躍着的祖國石油事業,發揮更多的智慧和創造的。讓我們祝福这位年輕的勇士吧!

知识出处

这是我们天津的姑娘

《这是我们天津的姑娘》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集编选了特写10篇。是写天津市先进生产者张玉英、阎春洪、姚濯新、姜振元、白丙午、刘玉珍、銭春、岳景泰、郭树强、单书等同志的先进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周骥良
责任者
郭樹強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海河镇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西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