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机构用户
天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路线对头 改旱丰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经验汇编》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4671
颗粒名称:
路线对头 改旱丰收
分类号:
F327.21
页数:
10
页码:
109-1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上级党委领导下西郊区李七庄公社纪庄子大队改种旱田并取得较好收成,战胜自然灾害和困难。
关键词:
纪庄子大队
农业学大寨运动
农业生产
内容
我们纪庄子大队是个老稻田队,今年改种旱田。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批林整风为纲,狠抓路线教育,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克服了稻改旱带来的各种困难,夺得了较好的收成,粮食总产达到七十八万七千斤,平均亩产九百一十二斤。按贸易粮计算,比种稻产量最高的一九七一年,增长百分之九。虽然平均每人只有五分三厘粮田,但实现了三需自给有余。今年我们还上市蔬菜二百五十四万斤,交售鲜鱼二十多万斤,养猪六百头,粮食跨过“长江”。
端正认识路线,决心稻田改旱田
我们大队紧靠市区,是个以菜为主、菜粮兼作的大队,现有二百八十五户,一千五百四十八人,男女劳力六百八十人,共有耕地一千二百三十八亩,其中粮田八百六十三亩,园田三百六十五亩。由于历年来国家建设征用了我队大量土地,我们大队现有粮田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九,是近几年来在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依靠集体力量平窑、垫坑、开荒造田扩大出来的面积,因此地块零散,高低不平,土质脊薄,盐碱较重。经过不断地艰苦改造,连年种水稻,低产变高产,一九七一年水稻亩产超过了千斤。这两年,因为水源缺乏,上级号召稻改旱,我们思想不通,总觉得我们的土地紧靠着津港、卫津两条河,又离市区近,没有河水有污水,种稻十拿九稳。去年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大旱,我们是河干心不甘,稻死心不死,一连插了三、四遍秧,一年受了几年累,结果弄了个粮食大减产,由一九七一年的九十多万斤一下子就跌到二十六万斤。去年跌了跟头,今年怎么办?不改吧,去年弄了个鸡飞蛋打;改吧,历史上就没有种过旱田。在干部、群众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的说:“稻改旱不好办,耕种锄耪不会干,沟平渠浅地有碱,种上旱田不保险。”有的说:“稻改旱不上算,高粱棒子不值钱,粗粮又不如稻米好吃。”还有的认为:“没有总干的河,没有不下雨的天,还是等雨种水稻。”多数人主张,要坚决听上级的话,从实际出发,实行稻改旱,再不能三心二意,脚踩两只船了。党支部认为:是继续种稻,还是改种旱田?看起来是种什么的争论,实质上争论的是从实际出发按客观情况办事,还是不顾情况的变化按主观愿望办事的问题。于是,我们组织干部、社员群众学哲学,讲认识论。毛主席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我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紧密联系去年盲目种稻造成减产的教训,狠批了林彪一伙鼓吹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大家说,去年减产,就是因为我们受了林彪、陈伯达的骗,他们散布“无水也种稻”的唯心论的先验论,造成粮食的大量减产,真是害人不浅。通过学马列,批林彪,总结实践经验,使干部、社员分清了什么是唯物论的反映论,什么是唯心论的先验论。贫下中农们说:“是按照改变了的客观情况,改种旱田,还是不顾客观条件,死抱着种稻田不改旱,这是搞唯物论的反映论还是搞唯心论的先验论的一场斗争。去年盲目种稻大减产,就是吃了唯心论的先验论的亏。”认识提高了,改旱的决心就大了。大家说:“没有经验干中学,条件不好靠人创,只要路线正,决心大,人心齐,有点困难算老几。”大家决心发扬大寨精神,横下一条心,稻改旱也要夺高产。
坚持以农为主,把劲头用在大办粮食上
是以农为主,还是以副为主;是以粮为纲,还是以钱为纲?这种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在我们队一直是很激烈的。今年稻改旱以后,土地板结要深耕,地势低洼要改造,土地盐碱要治理,大量的农田基本建设要大搞,复种面积也扩大了,这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出现了农业与工副之间争劳力的新矛盾。面临这种新矛盾,有人说:“高粱棒子不值钱”,主张“趁早抓点副业搞点钱,就是农业再歉收,也好垫个底。”当时我们虽然有了改旱决心,但是能不能保丰收,心里也没有底。于是,我们就和市内的工厂企业定了五十多人的劳务合同,每天可收入一百多元。正在这时,区委召开了四级干部会议,号召我们以批林整风为纲,学大寨、赶房庄,治盐碱、建井网,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为落实毛主席“广积粮”的指示迈大步,作大贡献,并且要求各个社队要把主要领导精力、主要劳力、农机具、资金用于加强农业第一线。在会上,我们还听了我区学大寨先进单位房庄子大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领导主要精力抓农业,主要劳力干农业,副业收入主要用于农业,大车、农机搞农业,大旱之年过“长江”的经验。这一切对我们教育很深,触动很大,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同是大旱年,人家房庄子大队大增产,我们大减产,差距在哪里呢?想来想去还是在路线上。是坚持以农为主,在农田基本建设上下苦功夫,还是以副为主,把劳力用在抓钱上?这是走的两条路,结果就大不一样。问题找到了,我们决心响应党的号召,象房庄子那样大干一场,大办农业,大上粮食。党支部统一领导,落实“四集中”:支部五名委员,三名抓粮田,一名抓园田,一名抓农业机械化;重新调整农副业的比例,明确队办工副业,坚持以农为主,以副养农,以副促机的方向,作到心往农业上想,劲往农业上使,钱往农业上花。我们决定把搞劳务的合同撤销,暂停工副业,集中主要劳力搞农田基本建设。这个决定一公布,有些人的意见就来了,说:“停一天副业,就得少收入一千多块。就是一年收一百万斤粮食,也不过十万块钱,搞副业三、四个月就赚它十来万。何况咱是园田队,粮食收不收,三十斤口粮的铁饭碗也跑不了,何必丢掉西瓜拣芝麻?这样做不是得不偿失吗?”我们重新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一个路线,一种观点,要经常讲,反复讲。只给少数人讲不行,要使广大革命群众都知道。”我们认识到,要坚持以农为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光靠几个干部不行,必须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党支部遵照毛主席“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倾向”的教导,组织干部、社员进一步学习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批判重副轻农的资本主义倾向,认识“四个存在”的长期性、复杂性,忆旧社会的苦,思新社会的甜;忆林彪反党集团修正主义路线的苦,思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甜,狠批了林彪反党集团妄图改变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使大家看清了什么是“西瓜”,什么是“芝麻”,那是得,那是失。大家说,咱可不能中林贼的毒,上林贼的当,只想钱忘了线,只看眼前利益看不到资本主义复辟。这场斗争,不仅坚定了执行以农为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的决心,也更进一步坚定了稻改旱夺高产的决心。一年来,我们遵照党的基本路线,做到了月月讲,天天讲,事事讲,狠抓党的基本路线不转向,狠抓农业不转向,先后在抢种春大麦,改土治碱,抗旱保苗,夏收夏种,秋收秋种五次大的战役中,进行了五次群众性的路线教育,五次暂停了工副业,少者十几天,多者一个月,共七千多个劳动日,硬是在大办农业上下苦功夫,先后战胜了春旱秋涝、虫子咬,治理了低洼盐碱,夺来了丰收年。是不是只抓了“以粮为纲”,丢了“全面发展”呢?不是。农业上大干,带动了工副业的发展,争分夺秒抢时间,做到暂时停产,全年不减产。原来铸件厂四天出一炉,改为三天出一炉,虽然停了七千多个劳动日还增加收入两万多元。不仅如此,还做到拖拉机大修不出队,农机具修配不过夜,自造了十四行播种机、脱粒机、水泵等农机具,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支持了农业夺高产。同时,还本着“保菜增粮”的精神,积极搞好蔬菜生产。今年上市蔬菜二百五十四万斤,比去年增加四十七万斤,达到了一百多个品种;卖光荣粮十万斤。社员们高兴地说:“抓住路线这个纲,五业齐兴旺,粮满仓,鱼满塘,到处一片新气象。”
大上大干,快上快干
“改旱不治碱,改了准减产;治碱不挖沟,种了也不收。”改旱要想夺高产,必须大干流大汗,在改土上下苦功夫,这是我们的又一条体会。就改土治碱来说,是大干还是小干;是坚持高标准,还是修修补补,就就乎乎;是多快好省,还是少慢差费,斗争也是很激烈的。
去年秋后,我们大队第一次种了冬小麦。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就拿新垫的立华窑坑这四十多亩地来说吧,高低不平,砖头瓦块多,盐碱度大,土质次,种上冬小麦以后,没有多久,地里就结了一层盐碱疙疤,我们就一垅一垅地破碱,破了三次还是不行,又浇水。开始几天还见好,可是没过几天就更坏了,眼看着绿麦苗一天天地见黄,最后下了一场雪,小麦算是彻底完了。小麦死了,我们就毁了小麦种上高粱。可是高粱刚钻出芽来,下了一场小雨,又结了一层碱,用滚子压,压不动,用耙子耧,耧不了,出芽的苗不长了,没出的也就卡死了。浇水压压碱吧,小苗不但没出,倒全死了。一看高粱不行了,种玉米吧,出苗一看,又和高粱差不多,稀稀拉拉的老远才有一棵苗,这回可就有人泄气了,各种各样的话都出来了。有的说:“稻改旱实在不能干,一场雨全都完啦,又费力气又赔种子。”有的说:“咱这儿种旱,是平地扣饼难上难。”也有的说:“干脆咱们还是种稻田,要种旱等明年。”在新的困难面前,又出现了新的反复。还坚持不坚持种旱?是克服困难争取胜利,还是知难而退?支部认为,这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懒汉懦夫两种世界观的斗争。大寨贫下中农不怕天寒地冻,开山凿石,建造良田,我们为什么不能克服困难,抢种庄稼?大寨治那么多的山,打那么多的堰,造那么多的田,是用艰苦的劳动和汗水换来的,不是等来的,我们学大寨光空喊不行,要落实在干上。于是,支部组织大家学习了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学习了大寨的先进事迹。干部、社员们说:“学大寨就得有股子革命的干劲,就得敢于向大自然开战,决不能当自然的奴隶,被困难吓倒。舒舒服服学不了大寨,靠天盼地等不来粮食的好收成。千难万难,改旱的方向不能变,即使失败了,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为明年种旱打下基础。”但是,我们不能蛮干,要找出这几次失败的原因。毛主席教导我们:“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我们分析了这几次失败的教训,认识到:土地盐碱是主要矛盾,要治碱必须深挖沟。过去我们也挖过沟,只是剃剃胡子刮刮脸,种稻还凑合,改旱就过不了拿苗关。要想改旱夺高产,必须大干治盐碱。改土标准高,产量就能高。怕苦怕累,低标准,盐碱治不服,改旱就减产。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改旱决心不断坚定,改土标准不断提高。今年春季到夏收,我们先后经历了四次改土返工,大干了四次,标准一次比一次高,质量一次比一次好。“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干部头里带,群众跟得快。”大队党支部书记、队长身带言教,带头挖沟做样板;干部带了头,群众干劲越来越大。在大家的努力下,挖沟,深二米,顶宽一点五米,底宽一尺。同时,我们制订了劳动定额,实行了男女同工同酬,进一步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社员们互相鼓舞,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热气腾腾。许多家男女老幼全上阵,涌现出很多动人的先进事迹。贫下中农说:“修修补补不能彻底改变旧面貌,老牛破车跟不上祖国的需要,必须迈大步、吃大苦,流大汗,舍得出大力气。”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原来我们计划三年的改土任务,群众发动起来以后,一场大干,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一大部分。经过几次改土,全大队共用工一千三百多个,搞土方十六万立方米,每人每天平均挖十几方。全大队八百多亩粮田,都进行了垫地平整,沟渠基本上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的要求,水利工程实现成龙配套,每个地块都有圈沟、干渠和毛渠,深度宽度都达到区社党委的要求标准。
土地达到要求了,苗不齐怎么办?我们就搞移栽、补种,发动群众学习搞“操心田”的经验,分组分片,一管到底,要求做到保种、保活、保全苗。群众一发动起来,办法就多了。没有好土,社员们就从远处挑来好土,用手把土一点一点地搓碎。天旱没水,大家就挑水一碗一碗地浇,一天浇四、五次水。通过社员们的辛勤劳动,苗长得还不错。到雨季的时候,下了几场大雨,为了防涝,书记、队长不分白天黑夜地冒雨去查看水情,发现问题就地召开干部会议,布置排涝工作。就这样,尽管今年秋涝,但全大队没有一亩地受淹受涝。第一年种旱,不会干,就到处学习先进经验。今年我们曾三去“平谷”,不仅干部去,也带着老农去,学习先进经验,移殖优良品种,实行科学种田。经过勤中耕,多锄划等精心管理,夺得了秋季旱田作物的丰收。
去年和今年都是大旱之年,在这两年当中,我们同是一个领导班子,只是由于路线觉悟有高有低,两年间就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这一伟大真理。
我们在学大寨的道路上仅仅是开始,我们的农业生产还是不高不稳,养猪积肥、打井抗旱、蔬菜生产比起兄弟队来,还有很大差距。千差万差,根本是差在路线觉悟上。我们决心继续以批林整风为纲,不断深入进行路线教育,继续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我们要抓大事促大干,抓大干促大变,加快农业发展进度,争取明年夏粮一季过“黄河”,全年过“长江”,落实一亩一猪,保菜增粮,力争实现粮过千,菜过万,力争粮、菜、肉、鱼都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知识出处
《天津市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经验汇编》
本书记述了天津市农业学大寨运动,总结了坚持基本路线、科学种田、重视水利建设、实行科学分工等经验教训,对于推动农业学大寨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
相关机构
西郊区李七庄公社纪庄...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西郊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