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九二五年砸裕大事件的前前后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4259
颗粒名称: 记一九二五年砸裕大事件的前前后后
分类号: K250.621
页数: 6
页码: 116-121
摘要: 本文讲述了1925年夏,工人们在天津的裕大纱厂试图组织工会,但遭到厂方和日本资本家的阻挠。然而,在五卅运动期间,裕大纱厂的工人们发动了罢工,并与保安队发生冲突。虽然工人们最终被镇压,但这次斗争引起了天津其他纱厂工人的关注和支持。随后,工人们成立了工会,并向厂方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改善工作条件、增加工资和缩短工作时间等。然而,在反动军阀褚玉璞上台后,工会被封闭,共产党和工会转入地下活动。
关键词: 天津市 共产党 地下活动

内容

一九二五年的时候,天津有六大纱厂,即:恒源、华新、裕元、北洋、宝成、裕大。六个纱厂五个都组织起工会来了,只有日资裕大纱厂没有搞起来。可是裕大的工人也想搞工会,因为阻力大,没有搞起来。在“五卅”运动的时候。厂里有个工人叫贺志,就因为闹着搞工会,工贼赵魁高报告厂方,把他开除了。这年七月底,贺志找我说:“郑庄子清源里平民学校有个李培良老师管工会的事,咱们去找他商量商量。”我们见到李老师以后,他问我们为什么裕大的工会组织不起来呢?帮助我们找了找原因。我们说资本家是日本人,不好搞。李老师说有阻力不怕,我们把工人团结起来和他们斗争。这次谈话,我表示一定要在裕大纱厂把工会组织起来。我对李老师说,裕大纱厂有八个工房,每个工房有一个厨房,有我父亲办的一个厨房,经常有五六十号人吃饭。大老韩、二老韩两个厨房各有七、八十号人吃饭,其余几个厨房也各有五、六十号人吃饭。先从我们家的厨房开始,我回去对他们说。李老师很鼓励我,对我说,别的工厂的工会都会支持的。
  我和贺志回到厂里,先和我父亲和大哥说了,要在自家的包饭房里组织起工会,我父亲和大哥都同意并支持我搞,只有我二哥不同意。我不管那些,就在厨房和吃饭的工人核计工会的事,大家立刻签名要求参加。从我家搞包饭的厨房发起,其余七个厨房也都分别签名参加了。于是就推选代表,共有七人,计:项瑞成(我大哥)、张瑞生、熊玉山、杨德生、王元成、贺志、项瑞芝。
  把工会组织起来以后,我们首先向厂方提出,今后厂里招人裁人都要通过工会。然后,我们厂的工会代表和宝成纱厂的工会代表一起到河西找北洋纱厂、裕元纱厂的工会代表,研究应该向厂方提出些什么条件。当时研究出五条,即:(1)要工会办公用的房子;(2)要求八小时工作,四小时学习;
  (3)增加工资:(4)吃饭改为一小时;(5)要求上海英、日纱厂开工。最后又提了一条,让贺志恢复上班。日本资本家答应了前四条,第五条和让贺志上班都没有答应。
  第二天,我们向会员每人收了二角钱会费,共收了七十多元现洋,立即买了文具笔墨、马蹄表和柳杆。这柳杆和马蹄表是准备罢工用的。
  八月十一日那天,日本人给中国反动官面(军阀李景林当督办)去电话,就发兵来了。李景林派的保安队足有上千人,把裕大纱厂围了起来,三步安上一个岗。我们看到这种情况,立刻就罢工,一方面派人把情况通知宝成和河西的北洋和裕元两厂的工会,一方面把本厂工人组织成纠察队都拿着柳杆,和反动军队挨着站岗,他一个我们一个,斗争的形势已发展到十分严重。
  正当夏天,白班下班天还很早,我对有一部分出厂的工人说:“大家别走了,咱们到前边开个会去。”这些兵就厉声问我们:“你们开什么会?”我们没有理他们。可是这帮反动家伙却骂骂咧咧,直和我们俄火。我们忍无可忍,问他们:“是中国人吗?”责问他们为什么给日本人撑腰,三言两语就动起手来,他们用枪打坏了工人王惠民和工会代表项瑞成。这时工人们都红了眼,追打这帮保安队,他们跑进厂院子里,我们就追了进去,他们把铁栅栏都关上了。双方在院子里,车间里厮打起来。后来宝成的工人兄弟和本厂上夜班的工人推倒了一堵围墙,参加了和保安队的战斗。我们把公事房围上了,有几个厂警还想对工人逞凶,工人一拥而上夺他们的枪,这些家伙都吓跑了。公事房里有一个日本人和一个姓张的警官叫工人打了。工人砸了公事房、机器房等地方,从保安队手里夺了十枝大枪,三枝手枪,俘虏了一个日本大夫,和一个给反动派送信的人。我们把人和枪支都送到对面宝成纱厂工会屋里看起来。河西裕元和北洋两厂的工人队伍赶到的时候天已黑了,大约有八、九点钟,厂里和反动军队的厮打已经停止了。这就是当时震动全市的砸裕大斗争。
  就在夜间八、九点钟的时候,督察处来了一个姓陈的,自称是督察处长,要找代表,我问他干什么?他说来保那个日本大夫,我问他:“你是中国人吗?为什么要保外国人?”他说:“我们是官面,你们押着外国人要引起国际关系,不好办事。”我们讲了一些条件,日本大夫让他保走了,缴获的枪支给了他们。他答应受伤工人可送南市慈善医院治疗,并帮助解决这次冲突。我们叫他明天答复解决办法。这个人走了以后,我出来到院里和河西的工人兄弟说话,我们用箩筐盛着馒头、大饼让北洋、裕元的兄弟们吃,并告诉他们明天在盐坨地开大会,听督察处的人答复。
  八月十二日,北洋、裕元两厂工人过河奔向开会地点,裕大和宝成的工人在路上和他们汇合起来,几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向盐坨地走去。可是敌人已经在道上架设机枪,等着我们,看见工人往前冲,就开枪了。人被打散了,敌人圈了几百人到警察局。工人死了几个,伤的不少,裕大工会代表贺志、张瑞生,宝成工会的姬兆生被逮捕了。我和另外几个人跑了,我一口气跑到老家宝城县。熊玉山、杨德生也跑了,王汉民被打死了。过后,我父亲写信叫我回天津。我回来后厂子已经开除我了,回不了厂。
  在这个阶段,裕大有一段时间停了工。复工以后,我父亲仍在工房干起包饭来,我就在父亲的厨房里帮着做饭。
  有一次,裕元纱厂的崔桂昌对我说:“被捕的代表快出来啦!”他叫我到河西的北洋纱厂找吕秋凯、高玉才、魏石联系活动,我们四个人住在一间屋。我对几位说:“代表要出来了,咱们准备去欢迎吧!”那时,崔桂昌又拿来一面袋传单和革命小册子,叫我们几个人散出去。还没有等散出去这些东西,突然间出了事,吕秋凯不知怎么叫敌人抓起来了。我一看不得了,马上把这一袋东西拿着离开河西,回到裕大,在杨师付的厨房里灶上烧了,杨师付问我干什么?我说灶落了,我给生上。那时,我在自家厨房干活,有时也到别家厨房帮忙,所以我的举动并没有引起旁人的怀疑,我总算把所有的凭据都销毁了。
  当我干完销毁传单的事以后,厂里进来了十四个侦缉队的便衣特务,他们把杨师付的厨房围上了,打发一个小工进屋来叫我,说:“项师付外边有人找你,让你上管理员屋里去。”我知道敌人找上门来了,心里有了数,一进管理员屋子,只见保安队的副官刘国成(是在砸裕大的战斗中认得的)冲外坐着,见我就说:“外边有人找你。”我一回头往外走,立刻过来两个特务把我架住,问我姓什么?叫什么?我说是项瑞芝。他们说:“这回可给你找着事儿了。”我就这样被捕了。
  到了警察局,把我身上的带子都解下来,手上带铐子以外,又加了脚镣,关在三号牢房,半夜过的堂。他们追问小册子和传单,我不承认。敌人大声叫骂着,叫扒了我的衣服,用两根棍子夹着我的双腿开始上刑。夹棍夹得我死去活来,我没有招认,又打了二百鞭子,死过去用凉水浇醒了,还是没有招。这样的热堂过了三回,第三次用辣椒水灌耳朵,把我的耳朵毁了(现在因耳底腐烂引起的右眼也烂瞎了)。我还是不承认。他们把吕秋凯这个孬种弄到堂上和我对质。吕说:“崔桂昌他一面袋传单和小册子,我亲眼看见的。项瑞芝还对我们说,裕大被捕代表快出来了,又要组织工会。”我打定主意说:“一概不知道。”再说崔桂昌原是裕大的工人,早已被开除了,后来在裕元做工。在裕大的时候,我和他并不熟悉,没有人能证明我们俩的关系。敌人把崔桂昌也捕来了,他住二号牢房,和我的牢房挨着,我递给他话,叫他谁也别认谁。下一次过堂把我和崔桂昌弄在一起,我们互不相认,敌人咆哮起来,后来又把魏石捕来,我们都装不认识,结果也是徒劳。
  在警察局关了两个星期,把我们送到军法处。在军法处,那个法官真奇怪,他说:“我不打你们,你们原来怎么说的,现在还怎么说,我找不出毛病,就不用问第二遍。”所以我又照原样说了一遍,一概没有承认。
  在军法处又关了三个多星期,用闷子车装着送到陆军监狱。在这里见到了安幸生、贺志、姬兆生等。他们在一个牢房里,我和他们的牢房挨着。我刚进去吃的是小米饭,尽是砂子,安幸生那边给我送过白馒头来,可是一递过来就叫这边犯人抢吃了。
  一九二五年底,奉系军阀李景林叫冯玉祥的国民军打跑了,才把我们放出来。打开监门,国民军的一个旅长拥抱着我说:“兄弟你受苦了,受委曲了。”把我们接出监狱以后,住在侯家后的悦来栈客店,在北大关一间大饭馆请我们吃的饭,在玉皇阁开了一个欢迎我们出狱的会。
  国民军进天津以后,工人占了大东旅社,总工会就设在里边。我那时一直跟着在大东旅社忙合。有一次,李季达书记叫我通知各厂失业的工人开会,还举行了游行,要求资本家准许工人复工。散了的时候,失业工人们都问我要工作,其实我有什么办法,所以只好对失业工人说:“慢慢来吧!”
  这样的日子没有过多久。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二日在南市大舞台开会,纪念孙中山逝世一周年。在大东旅社的共产党领导都去参加了,到会的人很多。我们在纪念会的前后忙了好几天,刚消停了一点,大约三月二十几号,国民军忽然退出天津,进来了一个反动军阀褚玉璞。这个反动的家伙比李景林还坏,天津各厂工会都被封闭了,党和总工会都转入了地下,反革命统治又压在天津人民的头上。
  白色恐怖笼罩着六大纱厂,我在父亲的厨房也干不了啦!只得做小贩糊口。起初还到租界上找李季达书记联系工作,后来越来越困难。最后一次在一九二七年秋天,我怀里揣着填好的入党申请书,到西开李季达住的地方准备交给他,可是找不着了,原来他已被捕,不久就牺牲了。
  (我真整理,一九七九年九月)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的早期革命活动、回忆周恩来同志在天津主持顺直扩大会议、我在天津从事秘密工作的片断回忆、永不磨灭的忆念——记董季皋、安幸生二烈士、参加天津早期革命活动的回忆、我所知道的党在天津的早期活动片断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项瑞芝
责任者
贺志
相关人物
项瑞成
相关人物
张瑞生
相关人物
熊玉山
相关人物
杨德生
相关人物
王元成
相关人物
项瑞芝
相关人物
李景林
相关人物
王惠民
相关人物
姬兆生
相关人物
王汉民
相关人物
崔桂昌
相关人物
吕秋凯
相关人物
高玉才
相关人物
魏石
相关人物
刘国成
相关人物
冯玉祥
相关人物
李季达
相关人物
孙中山
相关人物
褚玉璞
相关人物
赵魁高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裕大纱厂
相关机构
恒源纱厂
相关机构
华新纱厂
相关机构
裕元纱厂
相关机构
北洋纱厂
相关机构
宝成纱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河西区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宝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