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譚都督來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副總統政書》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17363
颗粒名称: 附譚都督來電
其他题名: 中華民國二年二月二十日到
分类号: D693
页数: 10
页码: 十二-十七
摘要: 这篇文章属于“财政金融与经济”类别。它是对于整理财政、操纵金融、发行纸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释和建议的文章,强调了中央银行的作用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实行资本充足、准备充足、操纵金融、整理财政等措施的必要性。文章还强调了振兴实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以实业为抵发行公债等建议。
关键词: 电报 民国时期 财政金融

内容

前電條陳整理財政入手辦法旋奉 大總統曁各省都督復電謬荷贊
  成母任感慰惟茲事博而精實非楮墨所能罄述茲綜釋來意逐條加以
  解說敬乞諒鑒原電第一條說明(一)資本三千萬元本非充分餘裕惟
  目前財政經濟兩方俱有困難似不必過於寬籌反致遺累(二)操縱金
  融不能僅恃資本若以資本爲操縱全國金融之計則十倍之恐尙不充
  足(三)實行時若果資本缺乏仍可隨時增募(四)依學理之判斷國家
  銀行總宜有商股在內(五)按諸事實商股有利無弊其弊可以設法斥
  除(六)國民銀行主義今惟美國存在五六年前已有改革之計畫惟以
  習俗相沿不能融變日本則亦前用後攺吾國新經開創似不必經此一
  階級(七)操縱金融之妙用中央銀行主義遠勝於國民銀行主義(八)
  中央銀行計畫不與國民銀行計畫相妨國民銀行計畫反是故今中央
  銀行計畫至萬難施行之際仍可變通辦理若從初卽可採用國民銀行
  計畫則中央銀行計畫萬不能圓滿進行且於幣制整理機宜不順(九)
  自行政上觀察中央銀行主義易於籌定國民銀行反是卽二者兼籌亦
  如之(十)中央銀行主義不與國家社㑹政策相違其商股利益仍可設
  法制限國民銀行主義則或有旁至資本專橫之流弊原電第三條說明
  (一)比例準備法極有流弊已爲學者所公認故現在行者卽稀惟新舊
  貨幣兌換期間中暫用之則有利無弊因得酌量吸入現貨多寡情形賡
  續推廣保證準備範圍以興實業故也(二)適用比例準備法時注意後
  來紳絀制限法故現貨與紙幣之比例率擬極嚴限不與學理上所論比
  例準備法之比例率相同(三)比例率擬定爲發行紙幣三分計現貨準
  備二分保證準備一分原電第四條說明(一)扶植銀行信用此條最宜
  注意且宜每期備製西文報書一分以堅外人信用稍涉颛預則僨事矣
  (二)總行分行報吿共用一分其方法另述原電第五條說明(一)發行
  新幣全恃現幣兌換必不足資周轉因全國之現貨甚多斷不能一時盡
  取而置諸造幣廠以待鼓鑄故宜一面兌收現貨以鼓鑄新幣一面仍以
  代表新幣之紙幣與之俾其使用是現貨雖在鼓鑄中尙不絕流通於市
  面也(二)現貨雖得紙幣爲代替物而輔幣不能故輔幣亦宜預備多額
  (三)紙幣雖可爲現貨之代替物然全不預備銀現貨則持現貨兌換新
  幣者止見新紙幣不見新現幣仍不足以昭信用故宜預備相當之銀現
  貨以資應付(四)中央銀行用紙幣兌入現貨卽刻送交造幣廠鼓鑄新
  幣鑄成後仍取還貯藏以爲紙幣之兌換準備絕不動用分釐致民間持
  銀行紙幣使用仍與使用現幣無異而銀行乃愈足以吸收現貨(五)發
  行紙幣時舊幣之銀兩銀元銅元制錢均限期概令照定率兌換新幣若
  過期不兌換者只得視照貨物禁止作爲貨幣流通於是則民間所有舊
  幣當一律持向中央銀行兌換不敢隱匿而銀行乃得藉此機㑹以吸收
  現貨(六)縱令吸收現貨目的不達尙得收整理幣制之明效因民間縱
  不願用新幣之紙幣斷不至不願用新幣之現貨幣也(七)現貨不能吸
  收必中央銀行紙幣不能通行然後可以發行新幣以後全國只有中央
  銀行發行新幣之紙幣其餘均禁止發行今中央銀行紙幣亦不能通行
  則是全國止用現幣不用紙幣也若無全國止用現幣之事實則中央銀
  行得以紙幣兌收現貨可斷然矣(八)現在各種銀行及錢店商家發行
  紙幣既無確實之準備復無確實之報吿其紙幣尙不絕流通今中央銀
  行依照一切正當辦法其信用乃不及各種雜紙幣似不足信(九)現在
  金本位制各國其人民尙樂用紙幣以便利也我國攺用金匯兌本位制
  國內法貨尙屬銀幣體質笨重其感紙幣之便利當較各國尤進原電第
  六條說明(一)吸收現貨固由以保證準備與現貨準備相加和也例如
  仍得吸收現貨四萬萬元紙幣流通社㑹必有不求兌換者按前記紙幣
  三現貨二之比例率再得用保證準備發行紙幣二萬萬元此二萬萬元
  之紙幣亦必有求請兌換者以前之現貨準備四萬萬元與今之保證準
  備二萬萬元相和於是兩種準備極分明極融洽而金紙間極靈活矣
  (二)現貨增加一分則保證準備範圍擴張一分例如今得吸收四萬萬
  元則保證準備額可定爲二萬萬元今得吸收現貨十萬萬元則保證準
  備額可定爲五萬萬元餘照此例推(三)保證準備範圍雖以現貨增加
  得以擴充非决然於保證準備範圍內發行紙幣也例如銀行兌收現貨
  四萬萬元發出紙幣如數再擴充保證準備二萬萬元其紙幣尙未發出
  此時則由政府籌畫某項實業宜興即將某項實業設立公司定股本爲
  若干額政府自引受若干由財政部以某項入欵作抵發行公債息與所
  引受股東額相當交中央銀行發賣中央銀行一面將公欵發賣一面即
  於前記保證準備之二萬萬元紙幣中挪出若干交財政部承受公債是
  中央銀行此項紙幣以財政部公債作抵財政部公債以實業公司股本
  作抵實業公司股本以實業作抵而面俱有着落不致蹈空若照此方法
  塡實二萬萬元之保證準備則一千萬元之大實業公司可立二十倘吸
  收現貨愈多則保證準備範圍愈廣嬴產經濟之活潑又豈可思議歟
  (四)整理財政非疏通財源不可疏通財源非振興實業不可振興實業
  非厚集資本不可厚集資本非政府提倡借公欵不可政府有公欵可以
  撥借非公債暢行財政裕如不可公債暢行非對於公債有大購買力者
  不可對於公債有大購買力非中央銀行不可中央銀行有大購買力非
  保證準備範圍擴張不可保證準備範圍擴張非現貨準備増加不可現
  貨準備增加非利用新舊幣兌換機㑹以吸收之不可利用新舊幣兌換
  機㑹吸收現貨非金紙價格同一不可金紙價格同一非中央銀行信用
  昭著不可中央銀行信用昭著非保持現貨嚴限保證準備範圍每週刋
  登報吿不可故保持現貨嚴限保證準備範圍每週刋登報吿實爲辦理
  中央銀行藉以整理中央財政經濟之惟一方法(五)中央銀行分三大
  部一紙幣部二營業部三國庫部此篇所論純就紙幣部言餘均從略
  (六)前論振興實業係就用公欵一方面其用商欵者尙未及詳述(七)
  中央銀行現貨增加一分卽國家利益增加一分然吾國中央銀行吸收
  現貨果得若干數此無論何人不能爲確實之答復者也惟現在日本之
  中央銀行保存現金二萬萬元以上吾國面積人口八倍於日本國富程
  度亦判若天淵彼以金爲本位純用金吾國取金匯兌本位制金銀並蓄
  而世界物產比較又銀多於金然則吾國之中央銀行中現金銀雖不能
  果得八倍其不至絕少可知依敝見所逆料大約總不下十萬萬元也原
  電第七條說明(一)此項借欵爲財政計非爲銀行計自應歸財政部辦
  理惟財政部借入現欵交之中央銀行持銀行紙幣使用則銀行現貨準
  備因之增加而財政部借入現欵一萬萬元亦得間接一萬五千萬元之
  用(二)借欵既係爲財政起見則財政裕餘自當不必借欸惟銀行規模
  儘可縮小而財政計畫當務擴張其受公債之尾閭自應求其廣博備金
  政策恐亦宜循先進國之例也原電第八條說明(一)新舊貨幣兌換期
  間中暫用比例準備法以便陸續推廣保證準備範圍振興實業惟比例
  準備法極有流弊不可常用故於新舊貨兌換期間終了卽確定保證準
  備制限額改用伸縮制限法(二)伸縮制限法極隹凡言銀行學者均能
  知之無俟贅述原電籌辦年程表說明(一)前年籌定地方公債是爲收
  回省舊紙幣之預備此時預備已經完好故得限本年一律收回(二)舊
  紙幣準備不確此準預最確之紙幣兌收之時事機自順(三)新紙幣爲
  舊紙幣之代位非於舊紙幣外再發行新紙幣也即發行者亦皆有現貨
  準備或保證準備保證準備之制限既嚴自無濫發之患若嫌現貨準備
  之紙幣過多則是厭惡金錢充斥非厭惡紙幣充斥也吾國患貨現當不
  至演出此等現象(四)以新紙幣收回舊紙幣是新紙幣增加一分卽舊
  紙幣減少一分此舊紙幣指各省官票而言各省地方政府斷不至一面
  自行收回一面自行增發以貽國家無窮之累且其收回之資本仍係取
  之於各省地方公債非中央銀行爲之負擔亦非中央政府爲之負擔不
  過代爲籌畫其收回之方法耳原電第二年下半期甲項說明(一)此條
  爲提醒眉目而設其實只須於新幣發行時聲明自中央銀行外一切禁
  止發行新幣之紙幣著爲定律則雜紙幣自爲驅除矣(二)新幣發行以
  後經過兌換期一切舊幣之銀兩銀元銅元制錢均不得通用遑論是等
  舊幣之紙幣故雜紙幣毋庸禁止而自被驅除也(三)發行雜紙幣之各
  種銀行錢店商家此時洵不免大感痛苦然犧性少數者之利益而令多
  數人民共享之於理極順且國家既得發生大宗資本振興實業則他種
  事業經營不必以發行紙幣爲惟一之生涯也以上說明均僅就來電略
  陳一二其實於此事全體尙未及殫述事機益迫伏望極力贊助不勝感
  禱之至再者辦理此事須計學極精關注全體纖微不遺始得立收奇效
  稍一失當必至綦亂全局良法亦無良果興延闓等爲國家利害起見其
  中央銀行監督深願得人助理則民國前途之幸也

知识出处

黎副總統政書

《黎副總統政書》

本书为1915年2月上海古今图书局印发的《黎副总统政书》,共计三十四卷,一套二十四册,为黎元洪1911年(宣统三年)至1913年即开府武昌至民国正式政府成立期间内之电稿。该书为名付其实的官本,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亊等方面的实际状况,为研究提供了实料。

阅读

相关人物

黎元洪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