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坻縣志 卷之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寶坻縣志》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14487
颗粒名称: 寶坻縣志 卷之八
分类号: I106.6
页数: 46
页码: 一—二十三
摘要: 本卷主要讲述了《宝坻县志》中宝坻县的文学作品,介绍了秦城柳烟、东寺晓钟、北潭秋月、夏霧銀鮮和晴楼碧障等文学作品。
关键词: 地方志 宝坻县 文学作品

内容


  李益大曆進士官禮部尚書
  秦城柳烟
  惆悵秦城送獨歸薊門烟樹遠依依秋來莫射
  南飛鴈縱遣乘春更北飛
  明
  莊釋
  東寺曉鐘
  鎔金出冶範初成隱隱華鯨動地鳴百鍊旣精
  宜大扣一圓無釁有清聲驚回客夢家千里落
  遍霜花月五更爲勒新銘振新德誰當洗耳曰
  醒醒
  北潭秋月
  汎泉滚滚有源頭直注迴塘入海流萬古青天
  常對鏡四時明月獨宜秋水晶廉捲㣲風動琥
  珀盤空夕照收歌罷濯纓清思逸滿襟凉露正颼颼
  夏霧銀鮮
  夏霧東頭海有神銀魚霜後貢時新大庖止可
  供多品薄物何由等八珍不惜㣲膏終潤鑊獨
  憐瘠骨重勞民年年數罟洿池下一尾知償幾
  百緡
  晴樓碧障
  天開形勝帝王都萬里青山豁壯圖滄海東來
  紅日近泰行西去白雲孤三關扼險鳴宵柝九
  夏爲霖活旱枯一度凭欄一回首彤庭何日掃
  蓁蕪
  蘆臺玉沙
  蘆臺極目際平沙利博誰憐害亦賖土面刮來
  淋玉液鏊頭沸盡結銀花十年預借償逋負尺
  地堪耕屬勢家安得調羹知此味免敎流殍到
  天涯
  秦城柳烟
  何代英雄事巳磨尚遺廢壘枕荒坡幾回隔隴
  聞樵唱猶似當年奏凱歌漠漠淡烟秋色老蕭
  蕭落木雨聲多行人不必重回首渭水咸陽事
  若何
  拱都池蓮
  公暇觀蓮豁倦懷倦懷那更重徘徊青山對面
  只如畵流水遶欄空潑醅今日根株親手植他
  年花萼爲誰開清芬不染眞君子千古濂溪獨
  品裁
  石幢金頂
  古今致至歎危哉此石何年巧琢裁惟有鐵心
  中貫徹不妨風雨外顛頹一輪耀月黄金頂百
  尺擎天白玉臺若向中流爲砥柱汪瀾萬激亦
  東迴
  范兆祥
  順天府通判
  東寺曉鐘
  樵鐘鳴了寺鐘鳴緩送東風度禁城爲我同年
  曾駐節夜聞更鼓甚分明
  北潭秋月
  天津舸艦夜來停送盡山泉落海聲笳皷不鳴
  霜杵歇一輪凉月素波澄
  夏霧銀鮮
  潮河吞吐海濤迥宮廠黄旗壓境開絃頌喧啾
  無大吠卻驚中使打魚來
  蘆臺玉沙
  海涯炊子幾家存醝法年來亦病民作俑人歸
  何處去玉沙猶自蕩江濱
  秦城烟柳
  自耕自牧自蘇樵烟樹荒城落曰遙劫火紅來
  知幾度只憑碑塔說前朝
  石幢金頂
  黃金爲頂石爲幢玉柱稜層鎮下方只有渠城
  莊令尹誓盟一樣鐵心腸
  高德
  歇馬臺
  何人此處築層臺云是章宗駐馬來有興登臨
  追往事無才題味遣心懷饑烏野雀飛閒晝斷
  礎殘磚𤨏綠苔惆悵臺空人逝矣西風斜月首
  頻回
  廢朝霞寺
  西風匹馬偶經過一望凄然感慨多惟有斷碑
  橫宿草不聞清磬出烟蘿閒雲老衲人何在落
  日空林鳥自歌滿眼興人無處問何如野外但
  被簑
  楊亘
  順天府通判
  登寶坻新城
  清風隨馬靜塵沙同上高城曰未斜遲我望洋
  還攬勝許誰憂國欲㤀家麗譙突兀凌飛鳥雉
  堞參差隱亂鴉應有輿人歌惠愛漫勞詩句表
  才華
  李廷義
  順天府通判
  登寶坻新城
  颯颯西風吹敝裘寶坻城上偶閒遊摩挲老眼
  三千里歎息豐功數百秋地擁銅關上北拱海
  橫羅帶水東流於今宵析閑敲月滿地牛羊夜
  不收
  魏驥
  吏部左侍郞
  巡行至寶坻
  聲敎熙熙近冕旒喬林幽墅接良疇富貧歷世
  人無訟肥瘠長年地有秋禾黍牛羊眞樂土衣
  冠弦誦異遐陬老安少遂三千室不數神僊住
  十洲
  劉天爵
  拱都池蓮
  每愛西湖湖上蓮移來渠水培增妍中通自喜
  亭亭直外實真能顆顆圓素練波澄秋雨靜紅
  衣機濯錦江鮮使官種得香名在留與斯民久
  遠傳
  芮謙
  晴樓碧障
  飛樓面面倚天開眼底羣峯亦壯哉風斂雲霞
  歸洞去山排青翠逼人來地生險固威三面天
  作金湯冠九垓欲賦胸中憂樂志倚欄愧乏仲
  淹才
  任紹宗
  龍潭
  去去東城五里餘碧潭深處有龍居方春烟雨
  波光濯落日腥風雲氣噓自許爲霖蘇兆庻肯
  同點額作凡魚臨淵仰止情何巳隨逐無由幾
  歎吁
  牛魯
  水澇
  渠陽積霪雨驟迅夜决川流水吾城東遂令民
  無年移家宿巢木賣產捕魚船誰上憫災疏排
  闥號旻天
  朝霞晚照
  寺枕河流蕩様灣㤀機終日伴鷗閒上方臺殿
  諸天近曠野烟光四壁環應候春聲鶯自薦倦
  飛風細鳥知還壺觴此際方堪賞又見金烏墮
  遠山
  嘉靖十年大水
  彩鷁含風拂練川浴鳬飛鷺遠浮天蓟門烟雨
  湘江景茗火漁簑共一船
  苑時葵
  築堤行
  北來萬馬奔燕然貫峽入壠落平川商羊一夕
  頻飛舞隱隱雷轟堰堤穿拍岸掀天巨浪湧漂
  禾沉廬良可憐年年每恨塗沴作河工須在農
  工前布穀有聲種方播官司檄票星火傳按畝
  分區各應役鍬畚如雲土堆塡東比延袤功何
  難日夜催督受笞鞭束腹趨事猶恐遲曰暴髮
  膚塗泥埏亭午尚未饁餉至子在方能代父還
  一里堤費幾百工百工約費幾十千雞驚犬吠
  家不寧巨室窮簷敢睊睊君不見賈瀛州滹沱
  常爲閭里憂鳩工立堰遏洪波千百年無巢窟
  愁又不見謝安石千古風流脫洒客一朝堤向
  新城立底今埭名稱召伯蚩蚩樂逸偏惡勞難
  與慮始可樂成但使秋成免昬墊敢言當年艱
  苦情
  夏霧銀鮮和韻
  苞茅珍重擬羞神作始銀鮮誰薦新大纛幾聞
  騷驛吏纖鱗何爾治庖人轉圜千載逢明主扶
  杖一方甦困民聞說漁翁今晒網陽侯應惜世
  間緡
  蘆臺玉沙和韻
  茫茫巨壑蕩平沙飛輓誰經帑計賖破疊燒殘
  炊竈火荒池漉盡水晶花敢辭土賦供軍國無
  奈商鹾散户家悵望明光誰草奏長安咫尺卽
  天涯
  坻邑以澤國稱十歲中四五多水以衆水所滙
  入海也漂没之苦幾經兩月餘
  憫潦
  鼓棹中流帶夕暉不堪回首淚沾衣古堤水嚙
  桑田變敗屋人逃烟火稀入夜黿鼉噴浪立趁
  風鷗鷺戲波飛孑遺幾户生涯窘忍把饔飱問
  釣磯
  其二
  誰挽銀河倒地傾碧波千頃月爭明風吹巨浪
  沙洲没日落孤帆野艇橫長霤涔涔清淚點急
  湍咽咽暗愁聲簡書使者紛如織好疏蠲租活
  衆生
  鐘英
  題寶祥閣内有了凢袁公所貯藏經
  流覽經文感歲駸留傳特地待知音山中秘寶
  憑誰薦衣裡明珠在巳尋謾把陳言爲實際須
  將空劫惜分隂塵銷覺淨成佛道不負當年普
  度心
  劉邦謨
  題寶祥閣
  層樓獨眺意如何杯酒相看感慨多春入諸天
  猶黯淡風生雙樹自婆娑憑虛誰是青雲客對
  景空成白雪歌側望長征應遣戍可憐依舊枕
  寒戈
  關帝廟
  松殿高盤渠水流當年烈烈許安劉桃林寧結
  塤篪雅鼎足同懷社稷憂義重君臣懸日月學
  深今古况春秋逢時定是伊周侶漢命其如不
  可留
  薛之坷
  題寶祥閣
  蘭香種去在心田十二圓明好結緣一曰爐烟
  由我續萬年燈火有人傳奇花滿抖驚花墮靈
  鳥穿櫺喜鳥還凡境搆成清淨境蒲團夜坐五
  更天
  其二
  盈虛消息閣中懸人世榮華只眼前三殿靈碑
  堪玩古千凾秘藏總㤀筌聲來鐵馬非馳驟光
  吐金龍自蜿蜒散步登臨披淨舍沉沉鐘皷老
  僧眠
  關帝廟和韻
  灝氣乾坤晝夜流結來大義誓扶劉排吳只講
  高皇業距魏全同先主憂一點丹心揭日月數
  行青史有春秋英靈千載憑何顯松柏森森古
  殿留
  國朝
  杜立德
  八景詩并說
  坻邑舊列八景范莊諸公俱有題咏如朝霞晚
  照又去舊志所存而新増他蹟然而景以盛名
  一方大紀坻東顯有大海寰輿可通不特爲地
  方偉觀乃
  朝廷封域大綱維天地大形勝也層瀾叠澥包納
  宇宙吞吐百谷瞬息萬狀景孰大於此又孰最
  於此舍此不名他何多遜故增冠其首以創奇
  觀
  又縣中峙有西寺結搆崇工殿内記事竪有石
  碑精光瑩奕而序文淹雅文以碑傳碑因文秀
  秦碑漢碣古重貞珉岣螻山藏千秋增慕豈巍
  梵靈璋不及東寺之鐘石幢之頂者乎雖石幢
  之景巧琢不羣兵燹炬後僅存餘橇望之無色
  又何景居故易此而入文璨靈碑以石光晶麗
  文字敷英以文傳以碑傳耳乃古今盛蹟故列
  新刻
  坻濱海海有長河出海北上逶迤數百里環坻
  封而直抵漁陽之麓初發海也岸闊里許深數
  丈至上層層進之有濶一二百步者七八十步
  數十步者漸高漸狹灣曲數十蜿蜒如龍自塘
  兒海口歷蘆臺軍至梁城所乃明設衛所守禦
  地也灣瀾更倍早有潮晚有汐古云海潮者地
  之喘息也應月而從其類夫日必兩盈子後陽
  升而潮生午後隂升而汐至應月之信斯須不
  爽况盤漩轉渦激湍急瀨瞬息逹山而止其景
  與天地同久何觀如之故列新刻
  縣城西有接廓而寺名者朝霞是巳寺昔圯今
  復修偶當夕陽落照時霞光忽暎寺中雖變現
  不常而晚照之槩昭昭古本如北潭秋月者然
  夫景之可傳傳以奇耳使不有神物以憑於其
  中何灼光依依至是也况郊西來往
  神京官紳陞遷每每設祖以餞於此靈異之氣縹
  緲城隅較之秦城存矣烟柳何觀古志之今失
  之不軒輕昧乎遵古爲是故仍例新刻
  坻志尚有景者二晴樓碧障拱都池蓮人稱曠
  然不知何邑無城何城無樓樓以景名景亦繁
  矣池蓮拱都拱乃𤨏細故與石幢金頂而並去
  之一以殘磊一以熟見一以㣲物非敢𡚶爲增
  刪書著
  朝籍昧大見小胡以因時損益也云
  坻澤區也地匝海饒魚鱻其水族踞盛海錯盈
  眸銀鮮雖冬出而質白如玉味勝他味不過魚
  產之一者耳可以物之美記豈可景之最言况
  夫陽羨魚茶古人戒之寧爲百姓重日用而勿
  爲飲食尚珍鮮也今不載入
  海天東勝
  浩淼層烟上䏏衡百谷從地天一氣接遐邇共
  朝宗萬仞銀山湧千霞曉日衝神京左輔壯清
  晏慶提封
  秦城烟柳
  古壘傳秦築荒烟閱柳疎雨濛春曉後雲映綠
  疇初征海留蹀蹕營城駐旐旟當年不可問長
  嘯過巾車
  東寺曉鐘
  刹小藏龍象聲聞四境奢蒲鯨鳴五夜清省徧
  千家法象塵囂近宏音海渡遐萬緣何處識朝
  夕點紛華
  北潭秋月
  尾閭一派轉萬滙碧潭成月上潮相應秋新沼
  更清蚌珠浮岸耀漁火蕩波明幾想翛然意令
  人爽愈生
  長河潮汐
  源頭澎湃來何處上下千谿幾刻通子午濤橫
  天地濶隂陽氣滿古今雄盤紆宛委隨龍蜒海
  噬山嵐助化工大信孚人朝夕爽盈科更見溥
  漩功
  朝霞晚照
  西郊紺宇接城闉天半朱霞睇未眞萬朶紅雲
  方𦋐地千尋絳練又浮塵依稀疑是珠光合變
  現忽呈世瑞新送客勞勞亭上過盈眸旺氣藹
  重茵
  蘆臺玉沙
  煑海從來鹾法彰今憑晒水作鹽良區盈流澥
  銀星湧滷結春曦玉屑光當世調羹周萬應何
  年專利據豪商膏腴去後爭如竈潤下鹹成賴
  地長
  文璨靈碑
  何年淨業聳華碑名勝崆峒歲月埀贔屭千秋
  嶐梵刹靈光覿面照鬚眉文旉翰藻輝琳永磐
  映坻封纈秀奇不是晶英傳世重誰爲翻舊綴
  新詩
  夏日同毘陵惲道生楚黄蔡千之汝南郭
  磐石師于篤培表兄登坻城
  文昌閣上眺望瀾然小集分韻十首今錄其
  二
  旺氣蒼茫壯帝京凌雲曉閣集寰英榻傳折節
  矜徐孺醴馥名賢重穆生望裏翠微新霽後閒
  來題和夕陽橫吳歈聲藹高軒靜奕奕南薰話
  客秤
  長松拂閣影扶蘇仰顧何如偉丈夫世事風移
  前後迥文章名遜古今殊襲高每識豐年玉諧
  俗端須照乘珠煑茗坐來清兩腋畵梁彩燕巳
  新雛
  坻稱澤區動多水患頻年無秋順治十一年香
  河耍兒渡口決河伯肆虐全坻爲壑民不堪命
  矣
  上發內帑銀叄拾萬通賑八府是年予分賑大名一
  郡丙申水
  恩再賑戊戌近畿水其圈佔州縣又賑白東谷
  同年友也由學士秩大司寇奉
  命賑里中以詩寄予猶記原韻并和俚言用是志之
  一以彰
  朝廷敷澤之仁亦以表高人之跡也兼記時事以
  示來茲
  海雲何處接遙望色蒼茫今日過城市當年說
  樂鄕溪橫趨自渡白小拾堪嘗直道渠梁在高
  行誦一方
  原韻
  紫氣畿浮早星軺烟水茫忽聞君子履遥過故
  人鄕海物空云錯民風巳備嘗金錢貤上帑溥
  惠自多方
  和韻
  歐陽動生
  秦城烟柳
  秦城古戰地軍馬出平田駐驛來龍駕旌旗耀
  日邊郊原非故土古木變新芊訪舊弔遺蹟長
  墩一線弦
  北潭秋月
  隂晴渾節序灝氣獨宜秋葉落霜林響潭清錦
  浪幽風隨烟靄散月向水中收潮汐頻來往光
  澄此際優
  苑育蕃
  海天東勝
  海在縣治東南波光奔
  沸接天無際誠鉅觀也
  東南浩瀚永無窮萬壑奔來如注空但覺看從
  雲霧裏不知身在有無中接天青氣新秋色遠
  岸驚濤異域風爲問高山埀釣者茫茫何處是
  晶宮
  秦城烟柳
  唐太宗東征時所築秦城云
  者以太宗曾爲秦王故也
  相傳獨有一燕臺爲問秦城何處來鐵騎巳同
  流水去叢林猶向夕陽開隂隂空靄朝還暮漠
  漠輕雲往復回憑弔千秋誰作賦於今還憶子
  雲才
  東寺曉鐘
  傳云自東海浮
  來
  無射當年鑄巳成如何獨異此鐘聲相傳浮海
  來千里誰遣平明報五更于闐空留他日響景
  陽巳罷一時鳴上方曙色迎朝起遠聽樓中似
  有情
  北潭秋月
  卽縣東北潮河之水涯也及秋
  月光湛徹上下無翳時以爲有
  憑於其
  中云
  碧澤生寒夜欲霜月明於此最蒼凉光依水上
  秋容白影泛蘆邊逸興長八月浮槎看有路幾
  年向若自多方潮來潮去澄清地留得遺踪野
  渡旁
  長河潮汐
  卽潮河也早
  曰潮夕曰汐
  海際長河來去流千年養瀁不曾休朝翻初日
  光纔至夕湧斜陽影又浮曲折仍歸冥渤裏逶
  迤直到薊門秋此間有路通霄漢安得浮槎到
  上頭
  朝霞晚照
  朝霞寺名每日光西下返照薰
  然一時傳以爲異久而荒廢矣
  日落山明夕照開石林一半影徘徊回光何自
  端倪見古刹偏能感召來初意如遊飛錫地不
  期眞到雨花臺千年遺跡猶堪賞何故荒原長
  綠苔
  蘆臺玉砂
  玉砂鹽也以其色如玉然故云
  是詩但道實蹟爲民失利也
  煑鹽日向海之濱及至鹽成利不均拮据徒勞
  是作者艱難淡食又何人在於當日租無算誰
  識今茲民益貧安得𦎟調皆有賴猶然吾土自
  相親
  文燦靈碑
  碑在佛殿內石肌瑩潔可
  鑑鬚眉俗云透靈碑也
  爲憐奇蹟訪西東石碣瑩瑩古殿中無物經過
  光自在入看彷彿影俱同可當近接氷壺映何
  異西來貝葉空幾至千年猶不攺居然此地一
  崆峒
  題文昌閣
  步向閣中倚杖藜無邊景物色凄凄牕邀大野
  山連外檻俯平河寺又西雲樹千鄉瞻舊里窮
  愁孤况歎卑棲我來又度三春月此㑹登臨意
  更迷
  苑瀛珮
  海天東勝
  以下八首和杜大學士前韻
  極目杳無際茫茫顥氣從三山疑幾點百谷信
  同宗日出丹霞爛風來雪浪衝懷柔逢
  盛代夙昔有崇封
  秦城烟柳
  何代餘荒堞相依幾樹疎風輕新霽後烟靄夕
  陽初牧笛疑吹角翹薪恍建旟悠悠傷往事行
  邁屢停車
  東寺曉鐘
  浮海來無射傳聞曰巳奢洪音宣梵宇清夜散
  人家片月高城逈輕霜北鴈遐幾回醒幻夢無
  計謝繁華
  北潭秋月
  曲曲通源遠澄潭此處成潮生當月午岸闊正
  秋清漁笛驚鷗起蘆花映水明寒宵舟汎汎聊
  以慰平生
  長河潮汐
  長河浩浩終今古百折千波一氣通月上潮平
  浮影濶風迴汐落捲濤雄海牽白練如裁曳山
  映青螺逼畵工幾度烟波惆悵望乃知大造屬
  神功
  朝霞晚照
  斜楊尋勝出城闉西望招提覓路眞天布晴霞
  紛異彩光凾古殿絕囂塵方疑座上尼珠現復
  覩簷前花雨新樹杪鴉喧催去晚餘暉猶自照
  車茵
  蘆臺玉砂
  漉海爲鹽事久彰古人遺法信稱良春看水國
  文昌閣
  城隅峙丹閣曠渺俯清池斷續危橋路參差遠
  樹枝朱蓮浮水面綠葉衍坡陂坐久空音發停
  橈在北湄

知识出处

寶坻縣志

《寶坻縣志》

出版者:奉天军量同知王志修

出版地:1673年

宝坻县志是一本关于中国天津市的宝坻县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志书。该志书通常由当地政府或历史学研究机构编撰,旨在记录和传承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为后人研究和了解宝坻县提供参考资料。 宝坻县位于中国天津市的中部,是天津市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该地区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宝坻县志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地理环境:介绍宝坻县的地理位置、边界、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 历史沿革:追溯和梳理宝坻县的历史演变过程,包括古代至现代的重大事件、政治制度变迁等。 3. 行政区划:介绍宝坻县的行政区划情况,包括乡镇、街道、村庄等。 4. 经济发展:介绍宝坻县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主要产业、经济特点、重点项目等。 5. 文化遗产:介绍宝坻县的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传统手工艺、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 6. 名人志:介绍宝坻县的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等,以及他们的事迹和贡献。 7. 自然资源:介绍宝坻县的自然资源情况,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