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公牘類纂卷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北洋公牘類纂》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14273
颗粒名称: 北洋公牘類纂卷一
其他题名: 自治一
分类号: K206.3
页数: 56
页码: 一至二十八
摘要: 本文是北洋公牘類纂卷一,介紹了自治的相关情况。
关键词: 公牍 政府档案

内容

北洋公牘類纂卷一
  自治一
  天津府自治局督理凌守福彭金檢討邦平稟定開辦簡章
  第一條宗旨本局以準備地方自治爲宗旨故名曰自治局暫設於天津府署所有章程均參酌各國
  制度準以本地民情風俗先由天津府屬辦起隨時詳請督憲核奪第二條分課本局分課治事
  委用員紳各司其職不假手胥吏以期洗除積習分課如左甲法制課(掌考訂章程)乙調覺課(
  掌關於調查地方戶口風俗敎育生計第事)丙文書課(掌辦文牘及編輯白話講義等事)丁庶
  務課(掌庶務會計及收發文書)第三條設員本局員紳並瓶辦之始事權必須分明儀節概從簡
  略委用員數如左甲督理二員乙參議三員丙法制課員三員丁調查課員二員戊文書課
  員二員已庶務課員二員庚書記無定第四條研究本局調集留學日本法政學校畢業官紳
  入局研究地方自治事宜藉資練習如確有心得卽派往天津城廂四鄉各處實習試驗辦有端緖卽詳
  請督憲派往各屬會同地方官辦事第五條集議本局隨時函邀天津府屬著名紳商集議自治
  事宜以備採擇施行其因有事不能到者可具書投送本局各抒所見以期集思廣益(集議之地現暫
  借用公園學會處)第六條宣講本局選派員紳在天津府屬已設宣講處講演自治法理及利益
  等事此外四鄉暫就巡警分區講演月編白話講義一本由淺入深務期家喻戶曉
  天津府自治局稟籌設地方自治研究所曁派員宣講自治法理編輯白話講義文並批
  敬稟者竊卑府等前蒙憲諭設立天津府自治局業將開局日期及調派各員紳銜名稟明在案嗣奉
  批示飭將未盡事宜隨時稟報等因仰見憲台勤求上理百度維新莫名欽佩竊維立憲之基礎始
  於地方自治而地方自治之基礎始於人人皆有普通之智識事關剏舉利害得失所在苟縉紳之間不
  能心知其意每至阻力橫生事倍而功半查天津府城學堂林立風氣早開故奉
  詔預備立憲之日
  無不懽呼踴躍各紳董擬設立憲法講演㑹以爲四民提倡而鄉間紳耆或以距城稍遠於地方自治制
  度多未諳悉至靜海青縣滄洲南皮鹽山慶雲六屬士風篤厚亦能講求新政惟法律智識尚多未盡開
  通卑府等現擬在天津初級師範學堂內籌設地方自治研究所選送天津各屬品學較優富於經驗而
  孚於鄉評之紳董入所研究講習除天津城已設講演㑹之紳董人多地近不用另籌房膳外其四鄉紳
  董擬選送八人靜海滄洲青縣每屬選送八人南皮鹽山慶雲地稍僻遠每縣擬送六人由卑府等籌給
  每人每月房膳費銀六兩以示優待之意該所敎習擬派曾經畢業法政專門者爲正講員畢業法政速
  成者爲副講員以四個月爲畢業畢業之後由卑府等查取研究學理已有心得者將成蹟列表呈候
  憲台核定以備發囘原籍帮同地方官辦理自治事宜則將來一切新政自可推行無阻矣再法政速成
  畢業之員紳可否亦令一律在所研究以期所造益深儲爲有用之才除已派入自治局及發審公所各
  員紳無庸支給房膳費外其餘在津各紳亦擬一律月給房膳費銀六兩以示體恤另具員紳名單附呈
  鈞覽至此次經費擬先由卑府等墊支所有籌設地方自治研究所各緣由是否有當理合具稟陳明
  伏祈宮保批示遵行專肅恭叩勩安伏乞垂鑒
  敬再稟者前於擬呈自治局開辦簡章內稟准由職局選派員紳先在天津府城宣講自治法理現在敎
  育尚未普及識字之民尤稀故目前於宣講一事似屬皆關緊要而宣講尤以本地紳士能操土音者爲
  合格茲已選派法政速成畢業囘國之直隸舉人高振鑿趙宇航步以韶附生高振禕充宣講員先就天
  津府城已設之宣講處輪日講演地方自治之法理及利益等事此外四鄉陸續推廣並編白話講義月
  出一册由局印送以期家喻户曉風氣普開所有職局業輕派員在城宣講並編白話講義各緣由知關
  憲廑合併附陳耑肅恭叩勛安伏祈垂管
  督憲袁批稟單清摺均悉自奉明詔預備立憲以來法政之學凡官紳士民無人不當講習研究
  以副預備之實該府所擬籌設地方自治研究所及辦理各法均屬妥善至宣講自治法理及編輯白
  話講義尤爲開通流㑹之要舉惟法學精深常人不能盡解而專門名詞尤非諺語所能递譯或失之
  文或失之俗皆非所宜應如何斟酌盡善之處仰飭該講員等悉心討論總以多數之人易於領解爲
  要此激
  天津府自治局宣講自治利益簡章
  一宣講宗旨在使人人知自治之利益方法以爲著手實行張本一津郡四城本有宣講所本局卽借
  該所爲宣講之地一本局派定宣講員四人各認地段除星期外以間日出講爲定期若宣講員自願
  多講或局員有志出講者可於定期外酌量插入不得與定期相妨一定期宣講自晚八時起至八時
  三十分爲止非大風雨不得愆期誤時一聽講人數除婦女暫行從緩外並無限制以宣講所房舍能
  容爲度一講演材料由宣講員自行編就純用白話不尚文飾每月終逕呈督理發交文書課彙入白
  話報内發刊分布各屬一宣講所一切規則均遵守宣講所原定章程
  天津府自治局稟准籌設自治研究所規則(寄宿舍規則附)
  第一條本所附屬於自治局研究地方自治之學理法則以普及各屬實行無阻爲宗旨第二條本局
  調集本府七屬選派士紳爲研究學員法政竦成畢業官紳爲研究講員以便共同研究第三條本所
  研究以四個月爲一期每期由督理於研究講員中選派出講第四條本所除選派定員外有法政專
  門及熱心自治者隨時訂請講演第五條研究學員之外另設傍聽席凡願聽者可先行來局報名註
  册存記第六條研究所科目如左一自治制二選舉法三户籍法四憲法五地方財政論
  六敎育行政警察行政七經濟學八法學通論第七條研究學員於第四月終由督理就所研
  究各門出題試驗將成蹟列表稟候宮保核定其旁聽學員實有心得呈請與試者一律辦理第八
  條本所功課時刻聽講名簿以及一切未盡事宜由庶務員隨時公布(寄宿舍規則)第一條本寄宿
  舍附設府學卽請府學敎官照料第二條凡住本舍之學員應遵守本舍之規則及府學敎官之訓示
  第三條凡欲入舍者須到自治局報明由本局彙送附學聽候指定住屋第四條凡住舍之學員悉
  係體面士紳應予優待惟文廟重地住舍學員亦宜格外謹慎以昭鄭重第五條凡住舍學員有故
  請假出外時須陳請府學敎官得其許可第六條每日早起應在六點半鐘至十二點鐘吃中飯六點
  半鐘吃晚飯十點鐘就寢就寢後一律息燈第七條每日視住舍人數之多寡按照定時開飯過時不
  候亦不另備客飯第八條本舍僱用僕役二人專司灑掃並應學員使令等事如僕役不從使令者應
  請由府學敎官處置
  天津府自治局設立天津縣自治期成㑹稟并批
  敬稟者昨奉鈞諭以地方自治事關緊要飭從天津一縣先行試辦議事會董事㑹以備實行地方自
  治並限一個月內卽行開辦等因具見我宮保孜孜圖治實事求是之至意欽佩曷可言喻竊維立法
  之道旣貴因地而制宜尤期推行而無阻今欲剏設議事㑹董事㑹非先定法制不可然僅憑局中少數
  之理想勒定一制恐按諸事實或多未宜難收實效經卑府等與局員公同商酌僉以爲欲定法制非合
  本邑城鄉之紳商職局全體之局員組織一㑹由局員起草㑹員逐條討論不足以昭鄭重而免扞格查
  日本向有期成㑹之舉所謂期成者欲期一事之成必於事前預爲整理之謂也因仿此意先於議事㑹
  董事㑹之先設立天津縣自治期成㑹招集本邑學界商界及素在本地辦事之紳士共同協議如此辦
  法則雖起草者或有疏漏之虞而該紳等皆係利害切身必能盡其所可知商榷增改期臻完善似於自
  治要政裨益實匪淺鮮除分別照會勸學所商會及由本局公舉素在本地辦事之士紳擇期開會隨時
  將辦理情形稟報外合將設立天津縣自治期成㑹各緣由並將期成㑹簡章及議事規則另繕清摺一
  併陳請鑒核
  督憲袁批稟摺均悉所擬仿照日本期成會辦法設立天津縣自治期成㑹招集學界商界及紳士等
  共同協議係爲商榷法制期臻完善起見自當允行仰卽照辦並將開辦後情形隨時稟報此繳
  天津府自治局設立天津縣自治期成㑹簡章(議事規則附)
  第一條本㑹爲發起天津縣議事㑹董事㑹及規定該㑹一切法制而設俟該㑹等成立卽行解散第
  二條本㑹㑹員以勸學所公舉本籍二十人自治局公舉紳士六人(後改為十二人)商會公舉本籍
  十人及自治局局員全數組成之第三條本㑹㑹期及時間俟㑹員到齊後再行核定第四條本㑹
  以自治同督理爲議長副議長議長不到由副議長代理第五條議案由自治同員擬稿交本㑹逐條
  審議其開議次序如左一擬稿員宣述意見二㑹員討論利弊三表决可否第六條議案以過
  半數意見取决可否如可否同數時則决於議長第七條擬稿有遺漏必須增入者㑹員皆得提議仍
  依開議次序取决之第八條本㑹議事規則另定之第九條本㑹㑹所暫設天津府署内(議事規
  則附)第一條開議時本㑹各㑹員按次坐定後先由擬稿員宣述所議之事之原由宗旨及其意見
  第二條本㑹各曾員討論利弊或按法理或憑事實須於本事應有問題切實著想不宜涉及他事以省
  時間第三條本㑹各曾員於討論利弊後卽表决可否須直截了當不宜爲含糊籠統之語第四條
  凡發表意思及問難答辯均須起立使人注目第五條一人發議時各曾員均宜肅靜如有辨駁須俟
  其詞畢再行問難不宜中閒發言以亂衆聽第六條凡曾員問難辯答均宜婉轉達意不宜語帶譏諷
  以敦睦誼第七條議決後既經書記記錄卽爲定議不能更攺第八條議决後由擬稿員書定議案
  朗誦一遍如有錯誤卽時聲明改正第九條凡立日應議之議案條項先由擬稿員書明大概於前一
  日散㑹時分布各㑹員以便先期研究第十條議决後由㑹長宣明事已議决按次散㑹以整秩序
  天津府自治局試辦調查簡章
  第一條本局專派法政畢業官紳分赴各屬調查地方實沉按表填註並將詳細情形編成册報隨時呈
  局第二條調查之先應赴地方官署述明事由請其協助但不得受其供應第三條同一區域內之
  調查各員應於事前協議辦法第四條調查員應於事前準備調查隨身攜帶圖表第五條調查員
  約同村正副到各家時應向其家長詢問調查事宜如家長不在則就鄰家詢之隨答隨記記畢卽行
  第六條調查員於調查時不得爲無益之兜談並不得有偏私之舉動第七條調查員不得將調查所
  得之事傳播於外第八條調查之處如遇疑阻應邀該處紳耆和平開導不得强制第九條調查川
  資及應用各費由本局撥發調查畢後開報結銷第十條調查期限六個月以到境之日起算但地方
  遼闊不及調查者不在此限調查凡例一本局調查之事專在地方自治範圍之內其涉及自治範
  圍以外者從略二本局開辦之始先就關於地方自治最切要者爲調查入手之處三軍事刑法警
  察等與自治有關係者以次附入調查四調查之事除本局派員專事調查外凡有簿籍可查者一面
  移請州縣查報一面照㑹本地公正紳耆查報五本局於天津府試辦先於天津府城内實行調查以
  次推及州縣城鎭鄉各處六於調查表式不載者得另載於補遺編中七調查所得事件須逐項摘
  要列表凡涉於議論者不得載入八調查所得事件如有意見陳明或有議論加入則另附說帖九
  凡學界商界有願代爲調查函寄本局者於另册彙載並註明寄函者姓名調查綱要地方之事頭
  緖紛繁參互錯綜界限易混秩序先後首宜審定今分爲四類一曰必要類二曰推廣類三曰密查類四
  曰附加類每類先分大綱每綱又分細目並附說明卽照每類中所分大綱作調查表式依式調查逐項
  詳列必要類一土地土地之關係最大凡府縣城鎭鄉之分析合併廢置等皆須明定境界而人
  民所納租稅亦多由此出其他土地之上種種關係皆與人民密接故爲最要略分其類爲七甲氣候
  乙面積丙形勢(險要等附)丁地價(以上四項須測驗丈量考察等均非倉猝可辦姑從緩)
  戊官有地(荒地熟地)已公產(祭田學田之類)庚民有地(荒地熟地)辛公共建築(學宮城
  隍廟文昌殿奎星閣公共船塢郵亭橋梁之類)壬官衙所在地(占地畝數房式方向建築年月)營
  汛關卡監獄附二戶口戶數人口向來州縣及保甲均有清册但此與戶籍法有直接關係非確實
  調查現在實數不可其他分品選舉等亦以此爲標準略分其類爲十二子戶數(戶主家族)丑人
  口(男女學齡兒童「已就學者未就學者」雇傭)寅紳(不問官階大小曾出者皆屬之)卯士
  (舉貢生監敎習學生「學生限在高等小學堂以上者一皆屬之)辰民(凡爲中國人而在士紳以
  外者皆屬之)巳客籍(寄籍附客籍與寄籍異客籍者外省之人寄籍者同省或同府之人寄居者
  從前科舉盛行往往有住居數十年而考試仍歸本縣者此等之人凡於地方上所負擔責任不無區別
  於事實上頗多不便先宜調查之俾歸一律)午兵籍(現在營者歸後備者)未外國人申生(以
  下四項均與民法有密切之關係)酉死戍婚姻亥遷移三生計凡士農工商所謀利殖皆生
  計也有生計者若干人無生計者若干人皆非確實調查不能知其的數調查目的在使無生計者變爲
  有生計而生計之不正當者設法令其改業焉甲生計概况(貧富之比較游民之多寡)乙職業種
  類四敎育敎育爲造就國民資格基礎國之强弱卽以敎育之善否而定現在敎育漸興而學堂學
  㑹講演所等尚未完備有則改良無則籌辦實爲地方最重要之事故調查尤當加詳甲學堂一官立
  私立公立」(名稱所在創辦年月發起人總理校長教員生徒名數款項科目)乙學㑹(會長職員
  經費所在名稱創立年月發起人)丙講演所「官立私立」(名稱講員所在宗旨)丁書院(已改
  學堂者未改學堂者)戊留學外國者(官派私費)已省府各中學堂以上學生五財政地方財
  政現在歸官經理者多茲第就不屬於官者列舉之甲公共基本財產(不動產預金「現欸存店生
  息者」(乙慈善事業(社倉義塾育嬰恤嫠賓興)丙神賽公積丁官炊儲積戊各業會館)此
  指商業繁盛之區)已租稅(租分民糧旗租稅指本地方雜稅)庚家族祠堂公積辛本地各衙門
  經費六政治向來行政司法界限未分且有官治而無自治現在旣注重自治必先將官吏施行政
  務調查確實然後可定地方行政方針甲現行政務(差徭官價雜捐)乙舊政關係丙新政關係
  丁吏役狀沉(科户幾房書吏人數班役幾房役册有名者役册無名者)七土功土功蓋關於公
  共利益者亦地方白治中之一要件略分其類爲四甲道路乙橋梁(鐵石木)丙隄防(官民)
  丁溝渠推廣類一農業(蠶桑畜牧漁業山林等附焉)甲地質(肥瘠宜忌)乙產物(價格成
  熟時期)丙新墾地及新漲地二工業甲工廠(成立年月官辦商辦洋商辦官商合辦華洋合辦
  資本工人名數經理人數)乙仿照各國工藝者(機器手工改良製造)丙土木工丁紡織工戊
  染色工已手造各種器具工庚日用必需工辛皮工壬縫級刺繡工癸窰工子鑄冶工
  丑雕刻工寅玩具工卯文具工三商業甲商㑹(董事職員)乙㑹館(所在名稱經費)丙
  當商(股東資本成立年月名稱所在執事人數)丁鹽商戊普通店鋪(何業最多何業最有利益
  )己行庚棧辛代經營商業之類壬公司此指有外國㑹社性質者(名稱所在資本種類官辦
  商辦人數)癸輸入總數(此指本地一處之輸出輸入者)四物產土地上所有之物可爲利殖者
  皆謂之物產此專指是地所產之物而言分三種甲動物乙植物丙礦物已開之礦未開之礦
  金銀銅鐵煤)礦廠附(官辦商辦洋辦官商合辦華洋合辦名稱所在資本人數)五社寺(公建者
  家建者)六宗敎七交通甲鐵路乙電線丙電話丁諸車戊郵便已航路庚汽船
  八人事此爲預備編定民法而設者故附於推廣類中凡風俗習慣皆詳記之略分爲十一子家
  族習慣(承繼等)丑廟㑹寅婚喪習慣卯奴僕(置妾附)辰包工巳中保午賣買未貸
  借申契約格式酉各項利息戌其他無可歸類之事密查類一土娼二賭場三土豪(
  卽天津混混兒之類)四劣紳訟棍五嗎啡針附加類此皆不屬地方自治範圍而有間接關係
  者因別爲附加類一軍事(駐紮營數徵兵人數應徵者人數)二巡警(分地巡行之疏密)三刑
  事(府縣訴訟之法訟案多寡在監獄者之人數犯死罪者人數何項訟事最多)
  試辦天津縣地方自治公決草案一百一十一條(督憲袁批附)
  第一章總則第一節區域第一條縣之區域從舊制第二節住民第二條凡住於本縣
  境内之本國人皆爲住民凡住民遵守本章程及條例所定得享有權利負擔義務第三節條例
  第三條凡關於自治事宜得自定條例但不得與法令及本章程抵觸凡條例由議事㑹議定稟請
  本省總督批准並公布之公布三十日後一律遵守
  第二章議事㑹第一節組織及選舉第四條本議事㑹以議員及由議員中公推之議長副議
  長組織之議員以三十人爲定額第五條議員均用復選舉當選者任之第六條凡有本縣籍貫
  而備具左開資格者均有選舉權一二十五歲以上有業之男子二不仰地方公費賙恤者三能
  自寫姓名年歲職業住址者第七條凡非本縣籍貫之本國人備具前條之資格而現住居(指營業
  或財產所在而言)本縣境內繼續滿五年以上並在境內有二千元以上之營業資本或不動產者亦
  有選舉權但共有者自定其中一人行使之第八條在本縣境內一人不得有二選舉權第九條凡
  有左開各項情事之一者停止其選舉權一犯國律載明之刑罰者二爲不正當之營業者(其範
  圍以條例定之條例未定以前從習慣)三失財產上之信用確有實據而尚未清了者四有心疾者
  五吸鴉片者以上五項除法律及條例特定制限外於公認爲情事完結後仍得有選舉權六犯
  本章程停權事項者第十條有左列之身分者停止其選舉權一現爲官慕胥役者二現爲僧道
  及其他宗敎師者第十一條凡有選舉權之本籍人具左開各項中身分之一而無第九第十條情事
  者得被選舉爲議員一高等小學堂或與之同等及以上之學堂畢業者或有著述經官鑒定者二
  自有二千元以上之營業或不動產者或代人營業至五千元以上者三曾辦學務或地方公益事務
  者四曾經出仕或得科名或在庠者第十二條凡非本縣籍貫之本國人現住居本縣境內繼續滿
  五年以上並有五千元以上之營業資本或不動產及備具第六條之資格而無第九條第十條情事者
  亦得被選舉為議員第十三條議長副議長均由議員中投票互選以得票最多者爲之第十四條
  議長副議長議員均爲名譽職不支薪水其辦公經費以條例定之第十五條凡議員非因左開事項
  不得辭職一確有疾病不能擔任職務者二確有職業不能常住境內者三年在六十歲以上者
  四其他特經議事會認許者第十六條凡議員任期爲二年任滿後改選之再被選而欲辭職者聽
  之議長副議長每年於議員中互選之議長因事出缺時副議長補之副議長因事出缺時以複選
  舉名次表前列之議員補之議員因前項之補缺或其他事故而出缺者以履選舉名次表前列之被
  選者遞升補之凡補缺之議長副議長議員屆期一律改選第十七條凡選舉事定之一切布置及
  選舉時之規則暫由自治局代辦另設選舉課派專員經理之選舉日期及地址暫由自治局臨時酌
  定於半月前公告之每次改選期前一個月由議長通知董事㑹布置選舉事宜第十八條凡有選
  舉及被選舉之資格者均各按照頒發格式逐項填注依限彙交選舉課對照格式分造選舉人名册及
  被選舉人名册被選舉人名册由選舉課公告之如有虛僞及遺漏之處除由選舉課隨時宻查外得
  由有選舉權者呈請更正增補但以公告後十五曰内爲限第十九條初選舉由選舉人預領選舉執
  照屆期至選舉場驗照換領選舉票各寫所舉一人姓名投入選舉栗箱第二十條選舉栗箱暫由自
  治局督理當衆公開核數唱名注册第二十一條初選舉之選舉栗先按被選舉人所住區域劃爲八
  區分揀各本區得栗最多者四人共三十二人復將所餘各票合揀得票最多者一百零三人以上一百
  三十五人爲初選舉當選人但分揀時人數不足者於合揀時補足之前項之區域以巡警南北段所
  轄爲第一區四鄉東局所轄爲第二區四鄉南局所轄爲第三區四鄕西局所轄爲第四區四鄉北局所
  轄爲第五區海河一局所轄爲第六區海河二局所轄爲第七區海河三局四局所轄爲第八區其住居
  縣境而不在以上八區内者皆屬於第一區第二十二條複選舉由初選舉當選人齊集選舉場互舉
  三十人記於一票當時投入票箱復選舉栗分揀合揀之法與第一次揀法同但分揀減爲每區一人
  共八人合揀減爲二十二人以上三十人爲當選議員第二十三條凡選舉以得栗之多少造選舉名
  次表遇有二人以上得栗同數時以住居縣境較久者列前住居不辨先後時以年長者列前年同時以
  抽籖定之其臨當選滿額時卽以列前者爲當選第二十四條凡選舉栗應作廢者如左一被選舉
  人不在被選舉人名册或無資格而誤列被選舉人名册者二不依式寫或夾寫入他事者三糢糊
  不可認識者四不用選舉課所發栗紙者五選舉人自署已名或寫所舉人之號者六所舉人數
  過於應舉定數者第二十五條凡選舉於公開旣畢之日由選舉課通告當選姓名於當選本人複
  選舉當選者如有第十五條事故得依限呈請辭職有前項辭職者時以複選舉名次表前列之被選
  者遞升補之凡當選後因發見不得當選之事由無論已未就職得令其退職其遞升補缺之法亦同
  前項第二十六條關於選舉効力之爭議由省議事㑹裁決之(省議事㑹未立之前暫由自治同代
  理)不服省議事㑹之裁决者得申訴於本省總督第二十七條當選確定後暫由自治同定期行議
  事㑹開㑹式卽由各議員互選議長副議長第二節職務權限及辦事規則第二十八條議事㑹
  應行議决之事如左一本縣下級自治團體(如城鎭鄉各議事㑹及城鎭董事㑹並鄉長等)之設
  立事宜二自治事務(如敎育實業工程水利救恤消防衛生市場警察費等類)之創設改良並其
  方法事三地方入款之清釐及籌集事四地方經費之豫算決算事五地方公欸公產及利息之
  存儲並動用事六董事會副㑹長會員被人指摘之處分事第二十九條議事會得以前條議决事
  項交並事會辦理第三十條議事會得稽查並事會所辦事務並㑹計及文牘報告之當否第三十
  一條關於本地警察之創設改良議事會得商請該管官署酌辦若該管官署委任地方接辦時則由議
  事會議決交並事會辦理之第三十二條議事㑹得上條陳於地方官第三十三條議事會對於地
  方官所辦之事得上書質問地方官應解答之第三十四條議事會得受人民關於地方利弊之條陳
  酌量議行或批卻之第三十五條議事會得代人民申述其困苦不能上達之事於地方官並調處民
  事上之爭議第三十六條議事會得應地方官之諮詢申述其意見第三十七條前六條之事如不
  在會期中而事體重大者應開臨時會付議但三十五條三十六條之事遇有緊急不及開㑹時得由議
  長副長酌辦并公布之第三十八條議事㑹每年開通常曾二次其曾期一次在正月至二月內一次
  在十月至十一月内均以三十日爲限但有必須接續曾議者得於曾期中延長日限此外有應議事件
  經議長酌定或地方官照會或議員三分之一以上聯名請求開曾時均得開臨時會其曾期以十五日
  爲限第三十九條開曾月期及㑹場由議長指定并將所議事項於十曰前發通知書於各議員并公
  布之其開曾一切布置由議長先期知照董事會辦理第四十條曾議應公開之但遇有左列情事者
  可禁旁聽一地方官照會請禁旁聽者二議長副議長之同意或議員十人以上之同意請禁旁聽
  者第四十一條議長代表議事㑹定㑹議次序開閉當日會議并保持議場秩序議長有事故時以副
  議長代理之副議長亦有事故時得於到曾議員中公推一人爲臨時議長第四十二條議員須親自
  到曾與議得以口述或說帖發表已見但不到曾而送致說帖者不在議決之數前項之說帖均由議
  長揭示之第四十三條凡㑹議非有議員半數以上到曾不得議决再由議長發通知書限期催到屆
  期仍不及半數時卽就現到議員議决之凡議決以到會之議長副議長及議員多數之同意决之可
  否同數時則决於議長第四十四條凡議事有關係議員本身或其父母兄弟妻子者該議員不得加
  於議决之數其因而不滿議員之半數者以常事會剛㑹長會員加入㑹議如仍不滿時亦得議决之
  議長有前項情事時副議長代理之副議長亦有前項情事時得於到㑹議員中公推一人爲臨時議
  長第四十五條凡會議時地方官得到㑹但隨從人節不得入㑹場地方官到㑹時得陳述意見惟不
  在議决之數第四十六條凡會議應守規則除本章程載明各條外另於㑹場規則中定之第四十
  七條議員㑹議時如有違背本章程及會場規則者議長得止其發議違者得令退出其因而紊亂㑹場
  秩序致不能㑹議者議長得令暫時停㑹第四十八條凡旁聽者應遵守㑹場規則所載旁聽各條如
  有紊亂㑹場秩序者議長得令退出第四十九條議長副議長議員於議案範圍中所發之言論對於
  㑹外不負責任第五十條議長副議長議員除現行犯外於會期中非得本議事會之承諾不得逮捕
  第五十一條凡會議由書記錄載議事始末編成議事錄由議長閱訂交書記保存之書記由議事
  會於議員外公同選任其員額及薪水本會自定之第五十二條凡會議决定之事由議長移知本縣
  知縣及董事會並公布之其因本縣知縣照㑹或到會之議長副議長議員多數認爲應秘密者可不公
  布第五十三條議事會置常設事務所由書記住所經管日常庶務議長副議長隨時督理之第三
  章前事㑹第一節組織及選舉第五十四條本董事㑹以左列職員組織之一㑹長一人
  二副會長一人三會員八人第五十五條會長以本縣知縣兼任之副㑹長㑹員均由議事㑹選
  舉任之其被選舉資格適用本章程第十一條第十二條但現任議員被選時如願就董事會職員者應
  辭議員之職第五十六條前條之選舉由議事㑹議長㑹同本縣知縣公開之副㑹長之選舉由議事
  會議長副議長議員各舉一人不署已名會員之選舉出議事會議長副議長議員各舉八人記於一票
  不署已名但所舉不足八人者聽之第五十七條副㑹長以得栗最多者爲當選但以八栗以上爲及
  格如無及格者時則重選之㑹員以遞揀得栗多數者爲當選但以八栗以上爲及格如無及格者時
  則重選之如及格者不足額時則補選之當選臨滿額而遇有二人以上得栗同數時則就得栗同數
  者中再投栗選舉之以得栗最多者爲當選惟本人不在投栗之數如仍同數時依本章程第二十三條
  辦理選舉既畢由議事㑹通知於當選本人當選本人欲辭職時得依限申明由議事㑹補選之第
  五十八條副㑹長任期四年任滿改選其再被選者得以連任何員任期四年每二年改選半數其再被
  選者得以連任本會成立後第一次㑹員改選期應留之會員由議事會議長副議長各投四票以得
  票最多者四人當之而改選其餘會員四人副會長會員出缺時卽由議事㑹照行補缺選舉伯屆期一
  律改選第五十九條本會副會長會員不得以五服親族及例應迥避之姻戚同時爲之前項之迥
  避以副會長避曾長以會員避何長副會長其曾員中栗少者避栗多者後選者避前選者但栗同時依
  第五十七條之法當選其一人第六十條副㑹長㑹員所受薪水不得兼任其他有薪水之職務第
  六十一條副會長會員於任期中非經議事會許可不得辭職第六十二條凡本籍會辦學務或辦地
  方公益事務之正紳皆爲董事會名與會員但現任議事會議員及本㑹職員者不在此限第六十三
  條董事㑹依議事會之議决得設常任幹事或臨時幹事前項之幹事由議事㑹議定員額就議員中
  選舉半數由董事會就有被選舉權者中選舉半數若員額不能平分時其奇數一人儘有被選舉權者
  中選舉之并由副會長指定㑹員一人爲幹事長幹事於辦公經費外得受相當之酬金第六十四
  條董事㑹設會計書記其員額及薪水董事會自定之第二節職務權限及辦事規則第六十五
  條董事㑹擔任之事務如左一議事㑹開會布置之事二議事會議決交辦之事三依慣例或議
  事㑹議決應歸管理或監督之事物四依議事會議決之豫算爲收入支出之事五地方官以國費
  委辦之事六對於其他自治團體商辦之事七代表自治團體為訴訟之事第六十六條前條第
  二目之事如董事㑹查有越其權限或違背法令或妨礙地方公益者得說明理由使之再議若仍不改
  其議決時由省議事㑹議決之(省議事㑹未立之前暫由自治局代理)不服省議事會之議决者得
  申訴於本省總督第六十七條董事㑹就所擔任事務有須議定執行之方法或規則者應開曾議决
  之第六十八條凡開曾以副㑹長爲議長非有議長及㑹員中六人以上到㑹不得議決凡議决以
  議長及到會曾員多數之同意決之可否同數時則决於議長議決之事件由書記登載於議事錄
  第六十九條凡㑹議有關係曾員本身及其父母兄弟妻子者該曾員不得加於議決之數其因而不滿
  六人時由董事㑹通知議事會議長副議長議員加入㑹議副會長有前項情事時以名次列前之曾員
  代爲議長第七十條董事㑹之議决有越其權限或違背法令或妨礙地方公益者㑹長得說明理由
  止其執行使之再議若仍不攺其議决時由本縣議事所議决之不服本縣議事㑹之議决者得申訴於
  本省總督第七十一條㑹長之職權如左一代表本㑹發布文件二稽查本㑹辦事成績三開
  㑹議時發表意見第七十二條副㑹長之職權如左一整理㑹中事務二分配㑹員職務三開
  閉㑹議定議事次第並保持議場秩序四綜核㑹計文牘報告五㑹署文件六選任㑹計書記及
  其他員役七保管文件鈐記八應議事㑹之諮詢陳述意見並報告㑹務第七十三條副㑹長有
  不得已事故經㑹長㑹員多數公認時應由最先就職㑹員中之名次列前者兼理副㑹長事並負其責
  任支其薪水但以三個月爲限逾限應按照副㑹長出缺例辦理前項之得栗最多者有同數時依本
  章程第五十七條第三項辦理但以㑹員爲選舉人第七十四條㑹員依副㑹長之分配掌理㑹中事
  務第七十五條㑹員有不得已事故經副會長㑹員多數公認時由副㑹長就會員中揀人兼理並負
  其責任支其薪水但以三個月爲限逾限應照㑹員出缺例辦理會員有前項情事至三人後而復有
  應代理者時其代理者由副㑹長㑹員就名譽㑹員中公推之第七十六條名譽㑹員於開㑹議時得
  到㑹陳述意見但不在議决之數第七十七條㑹計掌收支存儲款項並核數造册之事第七十八
  條書記掌擬繕文牘報告及其收發存記等事第七十九條㑹計書記不得以㑹員兼充之第八十
  條幹事承董事㑹之監督與幹事長之調度各任其專管事務幹事就所管事務開㑹議時以幹事長
  爲議長幹事被人指摘其處分由董事㑹議决之第八十一條副㑹長㑹員因滿任而解任時應先
  期一個月就所辦之事分別已結未結擬辦各情形開具清單移交議事㑹查核如無異議並經後任者
  接收清了後始得解任其因事故而解任者應於事故發生後一個月内照前項辦理其因不測事故
  不能開單時如係㑹員則由㑹長查明代辦如係副㑹長則由㑹員全體爲之㑹計書記及幹事解任
  時應由副㑹長限期令其照第一項開單交董事會查核無異議始得解任其因不測事故不能開單
  時如係會計書記則由副㑹長查明代辦如係幹事則由幹事長爲之
  第四章薪水酬金及辦公經費第八十二條本章程所載各項薪水除載明自定者外其數目以條
  例定之其他使用人役之薪工數目在議事㑹者由議長定之在董事會者副㑹長定之第八十三條
  幹事之酬金由議事會臨時議定訂入各該事件專章第八十四條凡因辦理公務所用款項得按實
  數開支公費(如路費旅店費通信費等類)
  第五章自治之財政第一節自治之經费第八十五條自治之經費以本地之公款公產及其
  利息充之不足者由議事會另行議定第八十六條因清釐公款公產而生爭議時由省議事㑹議决
  之(省議事㑹未立之前暫由自治局代理)不服省議事㑹之議決者得申訴於本省總督第二節
  豫算決算第八十七條董事㑹每年計來年之歲入歲出造成豫算表連同關係文案及財產明細
  表於九月十五日前交議事㑹由議長於開㑹前發通知書時分送於各議員第八十八條前條之豫
  算議事㑹應於十月至十一月之㑹期中議决交董事㑹存案並公布之前項之豫算如有錯誤遺漏
  得由董事㑹指交議事㑹議决更正第八十九條爲備豫算不敷之支出得於豫算中置豫備費第
  九十條凡事件發生在豫算表確定之後者得爲追加豫算第九十一條董事㑹於每年正月內總計
  上年之收入支出造成決算表連同票據眼册交議事㑹查核第九十二條議事㑹於每年正月至二
  月之㑹期中查核决算表無異議時交董事㑹存案并公布之第三節處分稽查及賠償第九十
  三條董事㑹得收個人捐助之欵項辦理公益事業但其事業於捐助時自行指定者非經本人或其後
  嗣之許諾不得議更其用法第九十四條凡豫算中之費用不得彼此挪用第九十五條豫算中之
  豫備費用不得充議事㑹駁斥事項之費用第九十六條凡產業款項之出入存儲由㑹長副㑹長於
  每月底檢查一次其臨時檢查至少每年一次由議事㑹議長及董事㑹副㑹長定期邀同通曉簿計者
  㑹同㑹長行之第九十七條因前條之檢查及第八十一條之解任查核而查出有短欠或違章支出
  情事者由各該經手人照數塡補前項之塡補在百元以上者並照月息一分計算賠償之第九十
  八條凡塡補赔償之責任本人不能清了者由其後嗣擔任之
  第六章自治之監督第九十九條縣自治之監督官初毅爲本府知府最高級爲本省總督其屬於
  各司道主管之事務各該司道亦得監督之第一百條依法令應歸縣自治負擔之支出未經載入豫
  算者本省總督得命議事㑹爲追加豫算第一百一條凡訂立條例及新起徵收經議事㑹議决後須
  本省總督批准之第一百二條凡一切自治行政之成績監督官廳得於必要時令其報告并調查其
  實沉第一百三條本省總督得解散縣議事㑹但須同時命縣董事㑹舉行政選於三個月内召集開
  㑹就同一事件不得爲二次解散
  第七章賙恤及罰則第一百四條凡因辦理公務而致傷或成病或殘廢者除給醫藥費外應由議
  事㑹酌量情形給予津貼因辦理公務而致死者應給資助家屬金其數目及年限由議事㑹定之
  第一百五條凡罰則分左之三種一停權凡選舉權及被選舉權均不得過十年二罰款自一元至
  二十元爲輕罰自二十一元至百元爲重罰三退職前項第二目之罰款歸入地方公款第一百
  六條議員無第十五條之事故而辭職者除退職外並停止其選舉權被選舉權三年議員就任後無
  故不到㑹至滿一年者與前項同第一百七條董事㑹副㑹長㑹員及其他員役有過失時應於輕罰
  範圍內議其罰款其有故意之憑據者於重罰範圍内議其罰款前項之議罰對於副㑹長時由議事
  會議决之對於會員及其他員役時則董事㑹議决之凡故意之過失除議罰款外皆令退職並停止
  其選舉權及被選舉權其停止之年限由議事㑹議定之第一百八條凡選舉有納賄之憑據者除追
  奪其欵充地方公款外由議事曾於重罰範圍内議罰並停其選舉權及被選舉權十年其他妨害選
  舉之行爲確有憑據者由議事㑹於三種罰則範圍內議罰第一百九條凡處罰皆由本縣知縣行之
  第八章附則第一百十條本章程經本省總督批准後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之第一百十一條
  本章程未盡事宜由議事曾隨時修攺呈請本省總督批准施行修改章程之提議須具議案經議員
  十六人以上之連署前項之議案須得議員二十人以上之同意議決之
  督憲袁批據稟及章程均悉此次開辦期成會由該督理曁同員㑹員先後㑹議至十九次發端詳慎
  當無遺議惟第十七條董事曾之議決有越其權限或違背法令或妨碍地方公益者㑹長副會長得
  以合意說明理由等情應將副會長字樣删去改爲會長得說明理由以免臨時牽掣第九十九條縣
  自治之監督官廳一節應改爲縣自治之監督官初級爲本府知府最高級爲本省總督其屬於各司
  道主管之事務各該司道亦得監督之較爲完密仰卽先行試辦籌設議事㑹及選舉課等事宜仍照
  章由議事會隨時修改呈奪其未經修改之前不得稍有出入以昭大信此次試辦地方自治爲從前
  未有之事凡在官紳務必和衷共濟一秉大公以爲全省模範凛之慎之仰將此項章程刷印多本詳
  候咨明民政部並由府錄報司道查照此批
  天津府自治局稟自治研究所第一班學員畢業文並批
  爲詳報事竊本局附設自治研究所招集津郡七屬士紳來所肄業並收旁聽生業得講員學員姓名及
  開辦情形詳蒙憲台批示在案查該所已於十二月初七日講畢自初九日起十二日止分科試驗計
  與試者正聽生五十名旁聽生五十九名由講員將試驗各卷評定分數復由卑府等親自覆校遵照學
  部定章以八十分以上爲最優等六十分以上爲優等四十分以上爲中等計取最優等趙春芳等四名
  優等邊達鴻等二十二名中等王紹懸等六十名一律給予畢業文憑其正聽生備文令囘原籍此外不
  及格者二十三名給予修業文憑令其於第二班開班時仍來補習以資造就合將試驗各學員姓名及
  各科分數分別及格不及格列表繕摺並附畢業文憑式樣一紙具文詳請憲台鑒核並懇札飭官
  報局將成蹟表刊入報中俾衆周知須至詳者
  督憲袁批詳摺並文憑式橡均悉候行官報局將成蹟各表刋入報章俾衆周知此批
  發起自治學社公約並啓
  研究者實行之導引也凡人新求一知識必當取得其知識之作用或輸之於人或措之於事匪惟啓吾
  心焉而已知而不爲等於不知顧爲之而不羣或羣焉而無交通之術與策勵之程則亦少功而多阻夫
  地方自治之事終非地方以外之人所能代謀本局之設不過爲人民啓發程度扶立機關冀使謀自治
  者受其方便至於斟酌情勢以徐圖進行所以繼本同之責而竟其功者不能不對諸君有熱望焉今者
  研究既畢將歸而惠其鄉昔日所希企所計慮所諮求之自治學社乃忽有發現之一境諸君深明責任
  知之而爲之而合羣爲之其業遠矣本同惓惓愧無以增益謹訂公約四則爲行者贈將以謀各學社之
  成立發達策勵之助倘亦公益中人所樂聞歟
  一本公約爲發啓天津府各屬自治學社而設以謀自治之合致及知識之交換爲目的天二津府自
  治同爲各屬學社之總滙對於各屬學社之權責如左甲贊助各學社之成立乙審定各學社之章
  程丙補助指示各學社研究之材料丁裁答各學社㑹員之質問三各屬學社對於天津府自治
  同有報告之義務及請求扶助之權利四各屬學社對於他屬學社應互相聯絡期於辦法一致
  天津府自治同擬定自法學社通則十二條請予立案文幷批
  爲詳請立案事竊早局附設之自治研究所所有研究學員已於去年十二月畢業業將試驗分數詳報
  在案伏思地方自治之事終非地方以外之人所能代謀今第一班畢業學員大縣僅有八人小縣則止
  六人將來實行之時萬不敷用且非合縣之人皆知自治之利益尤不足以泯疑阻而期暢行卑府等於
  各學員等囘籍稟辭之時勉諭其籌辦自治學社將研究於津者傅習於其鄉並訂公約四則予之旋聞
  該學員等囘籍後頗能遵照籌辦卑府等又以事關刱始益宜謹慎復爲標明宗旨規定辦法訂定學社
  通則十二條此後有發起設立此項學社者務各按照通則擬定章程呈請該管州縣核定轉詳卑局批
  准之後方可開辦以示畫一而昭慎重所有擬訂自治學社通則另繕清摺備文詳請憲台察核批准
  立案再由卑局將通則札發津郡七屬示諭各該學員遵行須至詳者
  督憲袁批詳摺均悉自治研究所各學員畢業囘籍後頗能將所受學理傳習鄉閭籌辦學社非該守
  等勸導之功曷克臻此所擬學社通則十二條周詳妥洽而設研究之範圍定存立之年限尤能杜囂
  張好事半途中輟等弊嘉慰良深應准立案仍由該局將通則札發津屬州縣示諭各學員遵行此繳
  試辦天津府屬自治學社通則
  第一條設立學社時應有三人以上之發起人第二條發起人應編定章程繕寫二分呈請本縣核定
  轉詳自治局批准第三條學社自得批准之日爲成立第四條學社對於社外事務應設代表員
  第五條學社章程應記載之事項如左一目的研究關於地方自治之法政知識以培養議事人才
  講求地方公益爲範圍二發起人之姓名住址三學社名稱四學社所在地五組織之方法
  六研究之課目(可分學理事實二項)七經費籌辨之方法(有定數者載明之)八社員定額之有
  無(有定額者載明之)九存立年限之有無(有年限者載明之)十代表員之選任方法及其姓名
  住址第六條學社得批准後三日内應申報於所在地之巡警局並送章程存案第七條學社非依
  本通則前六條之規定不得成立及變更其章程第八條學社章程所記載事項如有變更應呈請本
  縣核定批准第九條課員之姓名住址及所擔任課目隨時報告自治同核定第十條學社遷移住
  址時應於三日前時告於新舊所在地之巡警同存案第十一條學社成立後受自治同詢問及委託
  之事有應盡報告或調查之義務第十二條有存立年限之學社非至期滿不得解散無存立年限者
  非得總社員四分之三以上之承諾不得解散其因不得已之事故而須解散者應說明其理由於解散
  前中報本縣及自治局查核並報告於所在地之巡警局
  天津府自治局請札飭巡警總局准予借用分局設立選舉分課文井批
  敬煎者竊卑府等呈擬試辦地方自治章程業蒙憲台批准先行試辦在案卑府等謹將此項章程遵
  批校正交由官報局趕緊印刷一面卽督同局員等商辦設立選舉課事宜查章程第二十一條所載
  選舉區域係用巡警區域分爲八區現擬於本局設選舉總課於八區各設分課第一區係巡警南北段
  所轄在圍墻内擬卽借用東南西北四路宣講所此外七區皆在鄉間各區應設分課二三處不等鄉閒
  村落覓屋爲難考東西各國關於選舉事宜另設選舉警察遇有紊亂秩序之時藉資彈壓法至善也現
  在開辦選舉卽以巡警之區域爲區域關於選舉事宜雖外洋各國亦時有爭議況天津係初次試辦之
  事益宜預爲計慮且領選舉執照換選舉票往來雛還在在需人照料所有該七區各分課此次擬暫借
  用巡警各分局旣省費用藉圖整肅該七區應設分課地址另繕清摺恭下憲鑒擬請憲台札飭南
  北段巡警總局所有七區選舉分課准予借用各該分同實爲公側除俟章程印成詳送咨部存案暨
  將開辦選舉一切事宜随時稟請訓示外所有選舉分課擬暫借用巡警各分同設立之處是否有當
  理合察請鑒核批示俾得遵循
  督袁 批稟摺均悉該局選舉分課擬請借用巡警各分同事屬可行候行南北段巡警總局遵照此
  繳
  天津府自治局擬定選舉分課地址單
  第一區分四路用宣講所東路南路西路北路第二區東鄉用巡警局大畢莊南程林莊范家莊
  何家莊第三區南鄉用巡警局蔡家台張家窩大寺村第四區西鄉用巡警局楊柳青(或用
  公立學堂)三河頭大稍直口第五區北鄉用巡警局北倉雙街村朱唐莊第六區海河一局地
  用巡警局土城灰堆第七匠海河二局地用巡警局鹹水沽(或用宣講所)白塘口下郭莊八
  里台第八區海河三局四局地用巡警局葛沽)或用宣講所)鄧善沽
  天津府自治局稟報開辦選舉總分課文並批
  爲詳報事卑局前詳天津縣試辦地方自治章程業蒙批准先行試辦籌設議事會及選舉事宜等因
  蒙此竊查章程第四條載議事㑹以議員及由議員中公推之議長副議長組織而成故欲設議事會先
  須籌辦選舉事宜卑府等遵卽督同局員釐定選舉規則十有一條選舉總課附設本局諏於二月二十
  四日開課八區名設分課就其轄地之大小以定設局之多少第一區第二區及第七區各設分課四第
  三區第四區第五區各設分課三第六區第八區各設分課二經費支絀覓屋尤難業經稟蒙批准除
  借宣講所及公立學堂外其餘皆附設於巡警分局藉資照料此設分課之大畧也總課課員以本局全
  體職員兼任之分課共二十五處造端伊始尤重得人業由卑府等遴選留學法政畢業及自治研究所
  畢業之試驗成蹟較優者二十八人分別照㑹充選舉分課課員除每分課設分課員一人外其餘三員
  以備二十五處之分課員或有事故可以遣往代理平時卽在總課囊理此派員之大畧也選舉人被選
  舉人皆有一定資格先由本局挨户分送選舉人被選舉人塡註格式紙令其逐項塡註仍將原紙送交
  選舉課經選舉課審查屬實卽發選舉執照憑照換領初選舉票由初次當選人瓦舉三十人爲當選則
  有複選舉票以上四種票式業經卑局印成此各種選舉票之大略也事關剏辦深恐民間或有隰何以
  爲藉此調查户口卽爲後曰加稅徵兵之地復由卑局函懇府縣㑹銜出示暫論並將告示及各種選舉
  票式登報廣告俾衆周知除將辦理情形隨時禀陳外所有開辦選舉總分課各緣由理合檢同選舉規
  則選舉分課地址及員名單又各種選舉票式一并具文詳請憲台鑒核施行須至詳者
  督憲袁批據詳開辦選舉總分課情形設備頗爲周密各員挨戶分送格式紙家至戶到尤著勤勩仰
  仍始終奮勉以維新政而固始基摺單票式存繳
  試辦天津縣地方自治天津府自治局擬定選舉規則
  第一條於本局設選舉總課於左開各地設選舉分課一圍牆以內設分課二四鄉按巡警總同分
  局所在各設分課並置投票箱第二條選舉總課課員以本局全體職員兼任之第三條選舉分課
  課員各一人並以區內各村之村正副爲分課照料員第四條選舉總課之職務如左一公告選舉
  日期地址二製印資格式紙選舉執照及選舉票三分造選舉人名册及被選舉人名册四公告
  被選人名册五審察更正增補六第一次選舉揀栗核數注册七通告第一次當選人八照料
  復選舉事宜九造複選舉名次表十通告當選本人十一審定辭職升補第五條選舉分課課
  員之職務如左一招集本區各村村正副說明宗旨及辦法二講演選舉之利益及方法三安照
  本規則第七條以下辦理選舉第六條照料員之職務如左一分給各種式紙票紙二帮助課員
  舉行選舉小宜第七條凡資格式紙經本人填注後由各照料員收齊彙交分課由分課送交總課
  第八條選舉總課將前條式紙分別訂成選舉人名册及被選舉人名册其被選人名册卽發交各分課
  榜示並發給選舉執照第九條選舉執照由村正副於選舉期前交選舉人收執届日選舉人携帶執
  照親往分課之選舉場換領選舉票當場書寫投入栗箱第十條各處之選舉員各分課課由邀同照
  料員於定期内行之第十一條選舉票箱於投票完畢由各分課員帶囘總課擇日公開之
  天津府自治局覆盧學台爲選派神士游歷日本考察自治辦法移文
  爲移覆事准貴司移開案奉督憲札開照得上年通飭各州縣籌備公款選派神士游學日本由學
  務處詳准簡明辦法九條並續増四條通行各屬陸續遭送在案查各屬神士先後囘國風氣漸見開通
  惟人數不多必須源源續派以備地方自治之選應由該司查照上年辦法通飭各州縣一律限期選派
  所有起程次序暨護送員譯員各節亦當條列以便遵守各該地方官俱有推行新政訪求人才之責毋
  任宕延合行札飭札到該司卽便遵照辦理具覆切切此札等因到司奉此查上年選派紳士出洋係專
  爲考察學務起見與此次之預備地方自治者辦法自係不同貴局現方籌設天津縣議事㑹董事㑹實
  行有期所訂章程將來當推諸全省此項游歷紳士其資格課程及選派方法應如何辦理方無窒碍相
  應移請貴局籌擬辦法以便核准詳辦等因奉此敝局當卽齊集局員籌擬辦法皆謂考察自治與考察
  學務難易不同自治皆以法律爲根本非研究有素則調查難精擬請通飭各州縣曉諭各該州縣紳學
  商界遵照開定資格每州縣公舉三人按照路途遠近分作兩期依限送津先行研究四個月考驗畢業
  後於每各州縣中擇成績最優者一人派往游歷其餘二人則令各囘本州縣傳習此選派方法之大略
  也至其資格擬分二項一爲舉貢生員或中學堂以上及與中學堂相當之學堂畢業者二爲家道殷實
  曾辦公益事務之紳商就以上二項人員中選其學識明通而衆望素孚者爲合格此資格之大略也其
  游歷中之調查課程應請貴司酌定大致參觀以外宜延日人之熟於自治制度而又有經驗者每日
  講習一二時最爲緊要若府縣㑹及參事㑹又市役所區役所町村役場及各該議㑹以及各種公立學
  校又警視廳消防署水利農工衛生等組合勸業貯蓄等銀行造紙場製褫場釀造所等皆不可不參觀
  者以上參記聽講兩項尤宜飭令詳細筆記藉覘學識如此辦法則選拔旣較精確期限又極整齊卽囘
  縣之二人門徑旣得將來又得協同辦事似較完善聞上年每人由本州縣籌費三百兩此次人數加多
  應飭加籌一百兩以一百五十兩爲三人在津研究之需以二百五十兩爲一人赴口調查之需則所加
  無多而獲益匪淺卽各該州縣亦尚易於辦理所有敝局籌擬選派游歷紳士辦法理合備文移請貴
  司酌奪施行爲此合行移覆須至移者
  直隸提學司盧擬定通飭各州縣籌備公款續派紳士游學日本考察地方自治辦法
  一宗旨此項游紳專爲考察地方自治起見先使在津研究四個月擇優資送日本游歷四月囘國後
  各歸本籍辦理地方自治事宜二人數擬令每州縣各選派三人若經費充裕能多派者聽卽貧瘠
  之區亦必照派其有以他州縣人充數或以自費及已經留束者塞責皆所不准三資格舉貢生員
  或中學堂以上卒業之學生或家道殷實曾辦地方公益事務之紳商惟必須年在二十四歲以上四
  到津期限照上年辦法分爲三期其第一期天津等五十九州縣於光緒三十三年二月初一日取齊
  第二期三河等六十八州縣於四月初一日取齊第三期承德等二十三處府廳州縣於六月初一日取
  齊五研究所按照前限分三期開學每期四個月畢業畢業之後於每州縣所派之人中擇成績最
  優者一人給咨送往日本六赴東期限第一期六月初一日起程第二期八月初一日起程第三期
  十月初一日起程七游歷期限照上年辦法以四個月爲游歷期八課程研究課程另定章程
  到東後以半曰爲實地考察半曰聽講學理講求法政大學校長梅謙次郞特開一地方自治班尤佳
  九稽查各紳到東後由護送員隨時稽查不得中途改歸他校歸國時應呈送詳細日記一分由提學
  司考校成績十經費每州縣籌備公費四百金爲三人在津及擇其中一人在東之盤川學費若欲
  多送一人如專入津地研究所者多籌五十金並派日本者籌三百金此項經費應與該紳到津時解送
  提學司十一預算每州縣四百金以一百五十金爲研究所三人之學費以一百二十金爲在東四
  個月一人之學費考察費以八十金爲津東往返川資以二十金爲在東四個月一人之衣服醫藥等費
  下餘二十金匯積成數留爲護員及譯員津貼之用十二護送員及譯員現在本省監督業已撤囘
  此項游歷紳士事務煩瑣亦未便托總監督照料惟有選派熟悉日本情形之人充當護送員到東後所
  該紳等應如何布置之處悉歸經理卽譯員亦由其延請其護送員譯員之經費致時酌定第一期應
  派送各處通州武清寳坻寗河霸州固安大興宛年涿州良鄉房山清苑滿城安肅定興唐縣望都完
  縣蠡縣祁州束鹿高陽正定獲鹿欒城元氏晉州邋城新樂盧龍遷安撫甯昌黎灤州樂亭臨楡天津靜
  海滄州南皮邢台沙河南和內邱任縣永年邯鄲磁州遵化玉田豐潤趙州柏鄉隆平高邑臨城定州易
  州淶水第二期應派送各處三河薊州香河保定文安大城永清東安昌平順義密雲懷柔平谷新
  城博野容城雄縣安州井陛阜平行唐靈壽平山贊皇無極河間獻縣阜城肅甯任邱交河甯津景州吳
  橋東光故城青縣鹽山慶雲大名元城南樂清豐開州平鄉廣宗鉅鹿唐山曲周肥鄉雞澤廣平成安清
  河冀州南宮新河棗强武邑衡水甯晉深州武强饒陽安平曲陽深澤廣昌第三期應派送各處承
  德圍場廳灤平平泉豐甯赤峰朝陽建昌建平阜新宣化赤城萬全龍門懷安蔚州懷來西寗延慶保定
  張家廳多倫廳獨石廳東明長垣
  閻紳鳳閣等禀請改辦直隸全省自治詳文並批
  天津府自治局爲轉詳事據局員閻鳳閣王琴堂齊樹楷李金榜孫松齡學務公所課副長李金藻課員
  王錫泉劉駿書天津敎育分會㑹長胡家祺副長徐尉自治研究所畢業生趙春芳周春熙韓玉瓚楊玉
  綬等呈稱竊紳等久居治下渥荷栽培從自治局開辦以來或在局中聽委或在局外參觀仰見督率有
  方士民感服維念地方自治爲立憲基礎尤爲當今亟務雖先從天津一府試辦亦可逐漸推廣然人民
  程度大概相同提倡旣殷觀感斯一若限於方隅則此曰有畛域先後之分卽他曰有高下參差之迹紳
  等攷察情形似全省同時舉行尤足一心志而神鼓舞前曾擬公懇轉稟宮保請改辦直隸全省自治
  當以創辦伊始政務殷繁未敢稟請現在辦法旣有端倪而揆之大勢準之民情尤有宜於全省同辦者
  請爲督理大人縷晰陳之自治局於本年七月初十日開設當時一切布置皆屬試辦自宜暫就一隅著
  手自七月十三日頒布立憲聖訓煌煌以地方自治爲立憲預備之要則是普天率土共戴皇仁
  近隸邦畿尤宜一視此宜於全省同辦者一也近來各省於地方自治漸次設局開辦如廣東奉天等省
  皆合全省舉行民氣爲之一振夫廣東奉天議辦自治係在直隸自治局開辦之後彼方以我省爲標準
  我直隸反不能全省興辦他府縣士民之望治者未免興嗟後我或阻其進取之思此宜於全省同辦者
  二也地方自治全恃人民程度爲之自治而以官辦本屬預備而非實行夫所謂預備者亦何分此地宜
  先彼地宜後卽如現在已辦之事所有講求法制調查民習編發非報招員研究等均屬地方普通要務
  同時並及各府則用力簡少而觀感增多若從一府按次遞推反覺有形骸之隔彊域之分於程度上未
  能合致矣此宜於全省同辦者一也或者謂天津風氣早開其人民程度較他處爲高宜先從天津辦起
  再及他府不知現在所謂辦法重在督促一面故以研究及宣講爲入手方鍼儻於程度高者先之程度
  低者反置之是程度低者反無企及之一日甚失一視同仁之意此宜於全省同辦者四也至於分設自
  治機關選舉辦事紳董誠非敎育略備之地不易取材然於天津縣議事會董事㑹成立後已可藉資模
  範此外各屬程度與各府所屬程度畧同孰優孰劣孰後孰先旣無一定標準卽不必限定地域况事屬
  瓶辦於彼於此本無次序若待一處辦成然後使他處仿行則已辦者尚時有變更未辦者又何從仿照
  輾轉遷省延河清難俟且自治所及敎育自興全省同時舉辦正所以補救程度之不一而劑之使平也
  此宜於全同辦者五也直隸興學有年熱心公益者類知自治之義此次研究所畢業他府之遠來傍聽
  者成績可觀咸有以身自任之志聞風興起不問可知且他屬聞天津試辦議事董事兩會來書訪問者
  僉有願卽仿照組織之說此正機熟時至之候因勢利導必能事半功倍儻便遲延不辦俾有向隅之感
  則熱忱所迫能望隨之轉恐因激奮而生窒碍此宜於全省同辦者六也全省事繁人才不足一時舉辦
  恐形竭蹶然計本省官紳先後畢業法政者不下百餘人分布各處互相傳習風氣之開指日可待既足
  使全省聯絡一致無分歧隔阂之弊且於地方行政尤能整齊畫一此宜於全省同辦者七也紳等仰體
  宮保提倡之意俯察民間切望之誠深知良法宜民無分彼此所有應請改天津府自治局一切情由
  理合據實縷述爲此叩請俯賜察核據情詳請實爲公便等情據此卑府等詳加察核所陳全省同辦各
  緣由不爲無見惟事關全省可否飭下司道通籌辦法或另設直隸全省自治局以總其成而以卑局
  爲分局之一以昭慎重理合轉詳憲台查核示遵爲此備由具呈伏乞照詳施行須至詳者
  督憲袁批據詳已悉該員等稟請改辦全省自治自係熱心公益望治良殷第津郡甫經開辦尚無成
  效可言近今辦事之難該紳等亦所深悉欲速不達不如徐步當車可免顛躓應俟津郡選舉事畢更
  議擴充母庸求之太急也仰卽轉飭遵照此繳
  天津府自治局詳開辦選舉各情形文並批
  爲詳報事卑局自二月間稟設選舉總分課先將圍牆以內劃爲十有五段是月二十七日起至三十日
  止由分課員將選舉人被選舉人塡註格式紙協同各該段巡警挨户分送並將格式紙五千張交由勸
  學所分發城鄉各學堂由敎習分給各學堂並將塡註情形摘要演說令其歸述父兄以期家喩戶曉三
  月初七曰起十六曰止爲四鄉散紙收紙之期此項各式紙合城鄉散布實數共七萬餘張而收囘實數
  祗一萬一千餘張推其不肯繳回之原因半惑於加稅之謠傳遂登告白並貼廣告曲為勸導寬展期限
  天津縣章令復親至各鄉鎭演說准其補檄總課於是陸續繳囘者又有二千餘張兩共收囘實數計一
  萬三千五百六十七張除不合格者有一千一百六張不計外計給選舉執照者共一萬二千四百六十
  一張復詳細調查其中有被選舉資格者共二千五百七十二人卽製成被選舉人名一覽表仍派前次
  散布格式紙各員將此表先城後鄉挨户分送告以有選舉權者卽按表中選人並由商報官隨報分送
  以免遺漏又登告白有未得此表者准向總課補領一面布置投栗事宜先製成投栗箱箱上黏貼前次
  府縣會銜告示曉諭此次選舉絕與加稅徵兵無涉其投栗場仍設於各分課城廂各處高搭彩門四鄉
  亦均懸紅挂旗五月初六日起初八日止爲圍牆以内投栗日期場中分三處一爲收執照換票處有選
  舉執照者令其於執照後自寫姓名給以初選舉票一爲寫栗處此處貼有被選舉人姓名表令其於表
  上擇一人寫之一爲投票處由寫栗人親自投入箱中三日之中投票者祇一千三百餘人其不投票之
  原因有疑表上既無名可以不投者有疑表上既有名可以不投栗者此外則不知選舉爲何事而觀望
  者復爲登告白貼廣告展限兩天投栗者又增四百餘人五月十六日起至十八日止爲四鄉投栗日期
  各種催勸方法較城內爲簡易計投栗者共七千人合城鄉投栗實數共八千七百五十九人諏於五月
  二十四日借河北學會處舉行開栗先時函請司道及期成㑹會員並登告白遍告天津住民同來參觀
  並通知巡警局派巡警兵到塲照料場中設壇壇下設桌桌上置栗箱再下設記數座其兩旁一爲管箱
  處一爲揀栗處其法由第一區至第八區順次開箱由唱名者按栗唱名一面由記數人於記數單上唱
  一栗卽蓋一選字一面將栗交揀栗處按名分揀並派照料員照料來賓是曰上午六鐘開栗下午七鐘
  開畢職道福彭檢討邦平卑府式衆及天津縣章令終日在場來參觀者不下二千人次日在局照章行
  分揀合揀法當曰卽將初選舉當選人姓名並得栗數榜示並造初選舉當選人姓名及得栗表又簡明
  履歷表又覆選舉投栗憑照並編成複選舉注意事項單具函通告當選人現已議定六月十五日仍借
  河北學會處舉行復選舉除布置複選舉事宜及預覓議事會地址外所有卑局自散布塡計格式紙至
  初選栗當選開栗中間一切辦理情形理合檢同分散塡計格式紙第一品分段地址單天津縣被選舉
  人名一覽表被選舉人得栗記數單初選舉當選人姓名及得栗數表初選畢當選人簡明履歷表複選
  舉投栗憑照複選舉注意事項單具文詳請憲台鑒核施行須至詳者
  督憲袁批據詳已悉應將各項表單憑照補具一份詳咨民政部備案仍俟複選舉事竣臚陳簡明事
  實以便據奏並將議事㑹地址速行覓定仰卽知照此繳各件存
  天津自治局督理復選舉報告書
  自五月二十六日初選舉開栗後本局卽製成當選人名表及簡明履歷表分送當選諸君此外有尚須
  報告者(中畧)此次被選舉當選票數計五千九百九十七張未當選票數計二千三百三十九張廢票
  計四百二十七張共合八千七百六十三張與前次報告城鄉㑹計投票八千七百五十九張之數相差
  四張此因票數眾多檢點時所誤者再此次初選舉當選人有實因疾病事故不能到場則是出於無可
  如何故准其以親筆信連同複選舉投票憑照並舉定人名單倩人代書以上各情謹報告諸君鑒察抑
  鄙人更有言者選舉議員與公舉神道村正副等不同神菅村正副等爲辦事而設故必就老於閱歷及
  門閥素著之人議員爲議事而設故須擇識見超卓熟悉情形之人而閱歷門閥轉在其次將來選舉董
  事㑹㑹員時卽有從前公舉紳董村正副等之意此時選舉議員固不必拘拘於閱歷門閥也又紳董村
  正副等名爲公舉實則十餘人舉之可三四人舉之亦可甚或自請充當亦無不可故其於地方上之感
  情甚薄議員則由普通選舉而來雖此次投票者不甚踴躍然被選多者二百餘票至少亦十三票則較
  諸向來之公舉不過出於數人意見者孰公孰私亦可見矣此次選舉爲中國第一次創行希望甚急故
  責備愈嚴雖然諸君勿以責備之嚴却步也欲求一事之進步必勉强維持使其基礎不搖而後層累上
  進方有成功之一日然當其謀事之始局外每多不諒此亦非同外人故意欲破壞之也希望急則責備
  嚴耳若同中人因此而心灰意懶甘於放棄則基礎一搖而全功盡棄矣此則願與被選諸君共相戒勉
  者也
  天津府自治局稟遵擬地方自治應辦各事及權限文並批
  敬稟者前奉鈞諭複選舉已完亟宜先將地方自治應辦各事應有權限分別妥擬等因奉此查辦事
  及權限之大綱已載自治章程惟初次試辦先後本末漫無頭緖官治自治界限未分創辦之始似宜擇
  端試辦逐漸進行茲就章程範圍畧擬應辦之事分爲籌辦協議與監察三類以明權限所謂籌辦者由
  議事會議定辦法交董事㑹施行者也所謂協議者議事㑹得與該主管處會商妥定後仍由該主管處
  辦理者也所謂監察者議事㑹得向該主管處查核質問者也以上三類其實行之次序方法仍應由議
  事㑹議定條例稟請督憲批准公布然後施行如此擇端試辦定明權限似於創辦之始較有把握至
  自治事務本不止此數端自應由議事㑹按照自治章程逐一提議茲所擇舉不過畧示程式以爲過渡
  時代之階梯而已是否有當理合稟請鑒核批示俾得遵循提交議事㑹開議所有遵擬事項另摺開
  呈耑肅恭叩鈞安伏祈垂鑒
  謹將遵擬地方自治應辦各事及其權限開呈鈞鑒計開議事㑹先宜籌辦之事一預備組織
  董事㑹二籌設下級自治團體(指鄉鎭而言)三調查本地公款公產(指向歸紳士管理者)四
  普及敎育五補助禁烟六改良風俗議事會應行協議之事一工程重要事件二衛生重要
  事件三水利重要事件議事㑹應行監察之事一地方捐務(指捐務科所管之房鋪車船等捐)
  督憲袁批稟摺均悉所分籌辦協議監察三類頗有次序將來自治能力既足不難逐漸擴張第一類
  籌辦之事應加四鄉巡警以合於地方警察之原理至普及教育除中學堂以上應由官轄外其餘各
  男女小學堂及宣講所均當由該㑹籌議推行第三類監察之事地方捐務以外如津埠工巡事務有
  何利弊亦可隨時據實糾彈仰卽由局提交議事㑹將所擬事項先行開議並錄批知照繳
  天津自治局詳報舉辦複選舉情形及議員姓名文並批
  爲詳報事竊職局自開辦選舉業將設選舉總課分課及初選舉開栗後一切情形先後稟陳在案六月
  十五日仍借學㑹處選行複選舉先由職局通告當選各紳務於十三十四兩日先到職局取齊是晨辰
  時除楊紳培之穆紳興俊李紳樹德祁紳永昌李紳金魁呂紳岐祥王紳富魁王紳官未到外餘皆先後
  齊集複選舉場由初選舉當選人先將投票憑照繳還卽憑此照發給複選舉票領票後各就寫栗席寫
  票畢親投入栗箱旋提學司恭代憲台臨場奏樂迎迓起立致敬提學司及職道等天津縣章令先後
  演說午正開票其開箱唱名及記數揀票各法概與初選舉同均由提學司及職道等監視當卽宣布當
  選名次及姓名並得栗數目奏樂開場時正酉末次晨卽將複選舉名次表榜示復經局員將栗數詳細
  覆核統計栗數三千七百十一栗有短栗九栗廢栗九十栗合計三千八百十栗與當日到場一百二十
  七人每人投三十栗之乘數相符遂刊複選舉名次表前列三十名爲當選議員此外遇有缺出挨次推
  補並照章將分揀當選之楊紳培之等八人合揀當選之李紳士銘等二十二人分別通告旋據楊紳培
  之援本章程第十五條第三目年在六十歲以上事項函告本局遵章可以辭職經職道等查核屬實應
  將復選舉名次表第三十一名之宋紳春霖遞補仍照章通告茲據該紳等於通告單上親書知字陸續
  繳囘限於二十五日作爲當選確定所有天津縣議事㑹議員三十名業經㑹同天津縣榜示並札飭天
  津縣分別照㑹並發報條以資提倡除覓定議事會地址並將開辦後至議事會成立一切詳細情形另
  文稟陳並懇請據奏外理合檢同復選舉名次表當選議員姓名單各一份又複選舉名次表當選議員
  姓名單並此次詳文稿摺各一份一並詳請憲台鑒核並予咨送民政部備案實爲公便爲此備由
  具祥伏祈照詳施行須至詳者
  督憲袁批據送詳文稿摺仰候咨送民政部查照備案表單存送此繳
  天津自治局詳報開局起至議事㑹成立止一切情形懇請據奏飭部立案文
  爲詳請事竊於上年六月奉憲台札開准政務處咨開奏覆御史顧瑗請設立鄉官一摺應由
  奉直兩省先行試辦並令將詳細章程及一切辦理情形隨時奏報奉旨允准等因業經行司查照
  核議並以設立鄉官卽地方自治之意先在天津府屬設自治局委(職道福彭檢討邦平)會同籌辦旋
  卽遵擬簡章八條分設法制調查文書庶務四課呈蒙批准並發關防遵於上年七月初十日開局至
  本年七月初十日成立天津縣議事㑹地方自治粗具規模謹將一年中辦理情形爲我憲台縷晰陳
  之伏思地方自治爲我國叛辦之事非先之以預備則不能實行預備有三我國教育未周識字之民尚
  少設或誤會字義反恐流弊滋多乃派宣講員惟宣講員以能操土音明法理者爲合格因選本地紳士
  之曾習法政者充之宣講自治利益先城後鄉尤慮不能普及復編印法政官話分送津屬州縣以資宣
  講傳習並將自治利益徧貼白話廣告以期家喻户曉此派講員與編官話報及白話廣告之大畧情形
  也自治意義既已曉諭民眾而研究求條理祇能期諸士紳乃設自治研究所札飭津郡七屬選送士紳
  之富於經驗而孚於鄉評者大縣八人小縣六人並招旁聽生入所研究四個月畢業後各囘原籍籌設
  自治學社爲定學社通則以研究所得者傳習之此時津郡七屬於自治理法約略能詳不獨將來推行
  可無疑阻而傳習既久皆有期望實行之心此設自治研究所與自治學社之大畧情形也欲實行自治
  須先定法制事關地方興革非博探多數之意見何以免扞格而利施行乃設自治期成㑹合職局全員
  並由職局公舉紳士十二人學界公舉二十人商界公舉十人爲㑹員並請委派曾任繁劇或富有學
  識之服官本省者四人爲職局諮議先由法制課員草擬自治章程經職局會議定爲稿本開會之時由
  擬稿員宣述理由經諸會員逐條討論多數贊成後方始決議共開會議十有九次議成章程一百十一
  條呈蒙批准施行此設自治期成會與職局諮議之大略情形也自章程批准之後卽實行入手之初
  實行入手有三選舉者與被選舉者既須有一定之資格不可無調查之機關乃設選舉總分課總課附
  於本局以全局人員兼任分課附於巡警分局以研究所之畢業士紳選充分課員散給選舉人被選舉
  人填註格式紙令其自行遂珩埙註仍將原紙送還選舉課換給選舉執照計給選舉執照者一萬二千
  四百六十一張其中有被選舉資格者二千五百七十二人此設選舉總分課調查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之大略情形也調查既畢乃照草先行初選舉其法憑選舉執照換給初選舉票各寫所選一人投入票
  箱當衆公開栗按被選舉人所住區域劃爲八區分揀各本區得栗最多者四人共三十二人復將所餘
  各栗合揀得栗最多者一百三人以上一百三十五人爲初選舉當選人初選舉既畢乃照章行複選舉
  其法憑複選舉憑照換給複選舉票凡初選舉當舉人各互舉三十人記於一栗投入栗箱當衆公開分
  揀每區減爲一人共八人合揀減爲二十二人以上三十人爲當選卽議事會之議員此分別初選舉複
  選舉與分揀合揀之大略情形也所有當選議員概由職局備函通告並由職局代爲租定議事會地址
  諏於今年七月初十日行開㑹式互選議長在籍度支部郞中李士銘副議長分省補用知縣王劭廉並
  由職局代請發給鈐記移交議事㑹啓用此後卽由該議長等自行籌設諸事㑹各按章程辦理此議事
  會成立之大畧情形也此時天津縣議事㑹業經成立職局應如何籌畫推行之處限另稟請示外所有
  職局自開辦起至天津縣議事㑹成立一切辦理情形理合檢同印本自治章程並繕具天津縣議事㑹
  議員姓名銜單懇求奏請飭部立案實爲公便爲此備由具詳伏祈照詳施行須至詳者
  天津議事㑹成立之日盧學使代督憲袁演說文
  今日爲天津議事㑹成立之日可以爲天津賀並可爲直隸全省賀不但爲直隸一省賀且可爲我中國
  前途賀自客歲預備立憲之詔下朝野士夫莫不萬口同聲曰地方自治爲立憲之基礎於是各省
  紛紛議瓶自治獨天津之地方自治奉旨試辦實在預備立憲詔旨之前今果先各省而成立
  則發達地方上之一切公益及増造天津人民之幸福者亦必先各省而收效故可爲天津賀爲天津賀
  者爲天津之人民賀也天津之自治既先成立亦卽爲全省之模範逐漸推廣定更順利故爲全省賀天
  津旣可爲直隸全省之模範亦各省所急欲仿辦者是亦卽全國自治之模範也全國之自治成而立憲
  之基礎成矣此所以爲中國前途賀也且自治爲立憲基礎一語已盡人言之矣其所以爲立憲之基礎
  者何在乎在乎養成議員之資格蓋立憲之重要問題在立議院立議院必探兩院制則下議院之議員
  必由地方公選今先試辦地方自治之議㑹一以使養成公德心對於地方上事不視作旁觀派則漸起
  其愛國心矣一以練習政治上識見蓋我國人向以不預聞公事爲高故不入宦途者政治上智識有限
  今以辦理自治爲練習地步則將來開設議院不患乏才矣蓋自治行政與官治行政無一非爲民生計
  也故自治議會亦卽爲議院之先聲也由此言之則議事會之關係如此其大而皆於今日始之吾更有
  一言爲諸君告者天下事繼起者易爲力創始者難爲功往往一事之初局外旁觀多事指摘當局者處
  震撼危疑之際每易灰心沮氣此最易誤事者也第一當以堅忍二字爲要訣苟有見地始終以之平心
  靜氣以圖厥成迨至基礎已固成效稍著享其利食其福者有人則旁觀之議自息矣更就地方自治之
  理由言之地方官對於地方上事每不能細微曲折無不周到故由官爲謀之不如地方上自爲謀之之
  周密議員者卽代表一地方人自謀之人亦卽其義務所在也故議員當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爲盡其
  義務必痛除隨聲附和退有後言之積習斯則尤有盼望者也
  天津縣議事㑹遵照自治章程議定各項條例
  一章程第九條第二目爲不正當之營業者第一條爲不正當之營業者其範圍如左一自種鴉片
  及租他人之地種鴉片者二售賣鴉片者三開設妓館者一章程第十四條議長副議長議員之
  辦公經費第二條本㑹議員辦公費自願暫不支取俟後酌量情形再行議訂實數開支辦法一章
  程第二十八條第四目地方經費之豫算決算第三條自治經費以某某種之利息充之現在公議以
  某某種之款充之第四條現在開辦經費公議以某某種款充之俟董事㑹成立時報告公認作爲截
  止以後概須列入豫算第五條議事會之辦公經費在自治經費上開支此項經費按月由議長開列
  豫算表向董事㑹支領交書記照章支付每月且領之時將上月實用清賬開交董事㑹列入賬簿第
  六條議事會之辦公經費豫算分爲五目一議員辦公費二書記長書記書記生之薪水三夫役
  工資四火食五雜用約計如有不足之時得由議長向董事㑹加領第七條肯事會之辦公經
  費在自治經費上開支此項經費按月由副會長豫算從自治經費內動支交董事會㑹計照章支付應
  用第八條董事㑹之辦公經費豫算分爲五目一副曾長㑹員及書記會計之薪水二夫役工資
  三火食四雜用約計五豫備費第九條凡開㑹費用統由董事㑹經理在自治經費上開支
  凡會場豫備費歸董事㑹經理開支其事務所費用歸議事會自開支第十條地方自治之豫算表式
  如左第十一條地方自治之決算表式如左一章程第二十八條第五目地方公欸公產及利息之
  存儲並動用事第十二條所稱公欵除一人或一團體所出之款外其餘辦理地方上公益者皆爲公
  欸第十三條所稱公產除一人或一團體所自有者外其餘皆爲公產第十四條茲將應作爲公欵
  公產者列左一無主荒地二廟宇及其產業三地方學務經費四地方善舉經費第十五條
  關於自治經費籌得之款應隨在督憲及本府縣存案兩會各存一案並公佈之第十六條自治經費
  以左之各項爲基本金基本產業已在督憲及本府縣署存案第十七條凡歸入地方自治之款總名
  曰自治經費其應由自治經費項下開支者必經議事會認許第十八條有重要用項須動用基本金
  或變賣不動產者須得議員全體三分之二以上之議決應報告督憲及本府縣並公佈之第十九條
  地方自治經費由董事會經理遵照章程得由議事會調查一章程第三十四條議事會得受人民關
  於地方利弊之條陳酌量議行或批却之第二十條本縣住民有所條陳於本會者曰條陳不必用稟
  本會答之曰議覆一章程第三十五條議事會得代人民申述其闲苦不能上達之事於地方官並調
  處民事上之霏議第二十一條本縣住民有所陳述於本㑹者曰說帖不必用稟本僧答之曰議覆
  第二十二條凡代人民申述困苦或由本㑹提議或由該人民具說帖陳請均須由本㑹查明該事項困
  苦不能上達之實據第二十三條本會代人民申述困苦得對於地方官上書質問地方官應解答之
  第二十四條本㑹代人民申述困苦如須在公堂審判本㑹得與代表人到審判處所觀審第二十
  五條凡民事上之爭議如已經成訟無論曾否判結本㑹概不調處第二十六條凡民事上之爭議如
  非事體重大或非緊急不在㑹期中概不收議第二十七條凡民事爭議須由兩造均認由本㑹調處
  始能收議第二十八條調處之前兩造須各具願書聲明情願由本㑹公議遵議了結不另興訟如本
  㑹開議多次不能議決者卽行停議仍聽兩造自便願書式例後具願書人某住某處今有與某爲
  某事爭議情願由議事㑹公議遵議了結不另興訟所具願書是實光緖年月日具願書人押
  第二十九條調處之後應將事由及決議移送審判廳存案備查第三十條凡民事爭議經本㑹調
  處後如另興訟本㑹得對於審判廳質問該案判結之理由審判廳應解答之第三十一條凡民事爭
  議如有字據爲証者須將原字據交由本會查核調處後繳還第三十二條兩造爭議須各將事實大
  端書作說帖第三十三條調處爭議時如須當面質問本曾得臨時公推質問員二人以上在㑹場質
  問其他議員在座靜聽質問畢再行公議第三十四條質問時兩造均得自約證見人到㑹陳說事實
  第三十五條爭議時如須有調查之處本曾得交董事㑹調查之第三十六條凡民事爭議本曾得
  得酌量情形分別調處與否第三十七爭議人或爭議人自約之證見人如有故意欺詐狡賴情事查
  實後送交地方官懲辦一章程第八十二條本章程所載各項薪水除載明自定者外其數自以條例
  定之第三十八條副會長每月薪之水銀一百五十兩㑹員每月之薪水銀八十兩
  天津縣議事㑹遵照督憲批議定籌辦協議監察條例
  第一條議事會應行籌辦之事由本㑹議定辦法交董事㑹施行第二條議事之議決董事㑹之執行
  皆按照自治章程辦理第三條議事㑹應行協議之事得與該主管處㑹商妥訂後仍由該主管處辦
  理第四條議事會因協議之預備得向該主管處請取現在辦理一切章程第五條凡協議之事或
  由主管處提議或由本㑹提議均須在本㑹議場協議其無須面議者可用公牘第六條凡有應時協
  議之事如不在㑹期中由議長副議長酌量情形應否開臨行會協議第七條本㑹與該主管處之協
  議如有意見不同之處得各詳述理由呈請本省總督核定第八條議事㑹應行監察之事得向該主
  管處查核質問第九條議事㑹因監察之預備得向該主管處請取現在辦理一切章程第十條議
  事㑹因監察之實行得隨時派員調查該主管處之一切辦法及存儲款項賬目册籍
  天津縣議事會遵照章程四十六條議定㑹塲規則
  第一條開議止議均由議長振鈐爲定第二條一凡議長副議長議員及地方官所提議之事件必須
  起立宣布第三條凡議長副議長議員及地方官對於提議事件有意見時應俟提議者宣畢然後起
  立辯論如有二人以上同時起立則由議長指定發議之先後第四條本㑹塲議事錄旣經編成由議
  長閱定當場宣讀公認無訛仍由議長蓋用圖章以後無論何人不得更攺第五條凡提議事件應先
  審查者由議長指定議員若干人爲本事件審察員到審察室審察之俟審察旣畢當場報告然後接議
  表決第六條一人發議時無論何人不得攙越如欲有所質辯須俟其詞畢然後問難第七條議事
  每一問題卽照一事取決不得於問題外另加別議第八條議員議辯之時不得逾一點鐘恐防他議
  員發議第九條曾議之日如一問題未能議決或明日續議或共訂日期再議第十條㑹議繼續至
  一點鐘以上得由議長酌定休息時間(至多不得過十五分鐘)其非在休息時間均不得離席第十
  一條會議時無論何人不得吸烟飲茶及閑談宣笑第十二條開議時一切夫役及隨從人等均不得
  入會場第十三條旁聽人須執有本㑹所發旁聽券第十四條旁聽人各就旁聽席第十五條凡
  上客外賓到何旁聽者由事務所人員導入特別旁聽席當合議時概不周旋第十六條旁聽人須衣
  履整齊舉動肅靜第十七條㑹議由議長先行知照巡警到埸巡守
  天津縣議事會遵照章程第四十八條議定旁聽券規則
  第一條旁聽券須由本㑹填寫年月日蓋用本㑹事務所圖章第二條議員於開曾前各領旁聽券五
  張於券面自署已名贈送於旁聽人以本會期爲限過期作廢第三條本㑹設特別旁聽券遇有上客
  外賓函索時由本㑹致送第四條本會旁聽券於開曾前每報舘贈送一張第五條旁聽券之式如
  左旁聽券正面式天津縣議事會旁聽分光緖年月日贈送背面式注意事項此券只
  准一人旁聽此券以木㑹期爲限過期作廢旁聽人須衣履整齊舉動肅靜㑹議時不得吸烟飲
  茶閒談暄笑禁止旁聽之日雖持此券亦不得入場此券萬勿遺失以備查驗特別旁聽券正面
  式天津縣議事會特別旁聽券光緖年月曰贈送背面式注意事項此券只准一人旁聽僕
  衆人等不准入場此券以本日爲限過期作廢持此券者由事務所人員導入特別旁聽席當㑹議
  時恕不周旋會議時請勿吸烟飲茶閒談暄笑此券萬勿遺失以備入場時查驗
  天津縣議事會遵照章程第五十三條議定事務所規則
  第一條本事務所一切事務由議長副議長隨時督理之第二條議長每星期至少必須到所二次副
  議長每星期至少必須到所一次應預定時期以便合商公事彼此不可爽約第三條本事務所設書
  記長書記各一員書記生二員第四條書記長之職務承議長副議長之委任掌管保存及啓用鈴記
  事保存議事錄及文件擬定各項文件錄載記事始末並編輯議事錄稽查本所㑹計庶務各事第五
  條書記之職務草擬各項文件錄載記事始末並編譯議事錄遇書記長不在所時代其職務第六條
  書記生之職務鈔錄各項文件收發各項文件登載各項册籍會計庶務各事分認執掌督飭本所夫役
  保持秩序議場中遇有記載事項幫同書記長或書記辦理木所中應辦各事須受成於書記長及書記
  第七條本所辦事時限自上午八點半鐘起至十一點鐘止下午一點半鐘起至四點半鐘止星期休
  息一日但遇曾期及有重要事不在此限第八條本事務所每日須有住所之値日員二人或書記長
  及書記生一人或書記及書記生一人第九條本會辦公經費及開支方法應遵照條例第六條辦理
  第十條議長副議長不在事務所時遇有來文或函件由書記長或書記卽行拆閱如視爲緊急之件
  須速通知議長副議長約定時刻到所㑹商第十一條各項文件應由書記摘要錄出俾各議員知之
  並酌量調查但有一切匿名之函及無關公益者均不必記錄第十二條公決議案之意義無論何人
  不得擅攺第十三條公決文件之字句如有未妥處必須稍爲修飾者須有議長副議長二人同意始
  得酌改第十四條一非經公決之文件須有議長副議長二人同意始能定稿第十五條公議文件
  自議決至起稿不得過七日自定稿至發行不得過七日如事體繁瑣或未行文件太多可由議長當㑹
  聲明第十六條所行文件須有議長副議長二人署押始得發行第十七公決議行文件議長或副
  議長不得因與已意不合置不署押第十八條本㑹文件凡蓋用鈐記後隨下次開會時報告之第
  十九條本會議員除因公到事務所外不得在事務所閑談第二十條凡會外人有因公到㑹陳述事
  件者在延接室接待第二十一條所有本事務所一切公事書記長書記書記生均須秘密以防洩漏
  之弊第二十二條本㑹購辦之器具須詳細註册以便稽查第二十三條本㑹議事場及本㑹所有
  器具非關地方公益事項均不得外佛第二十四條於本所公役外有願自帶跟役者辛工火食自給
  第二十五條凡有未盡事宜應隨開㑹時公決更訂

知识出处

北洋公牘類纂

《北洋公牘類纂》

《北洋公牍类纂(正续编)》均为清代光绪末年清政府预备立宪期间推行新政过程中的档案资料集。光绪三十二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并开始推行新政。在李鸿章多年经营之下,当时的北洋地区筹办了大批轮船、电报、煤等企业。甘厚慈便将山东、河北、辽宁、吉林各省及天津等地咨议局、督宪、议事会、臬司督统等往来直隶总督及清廷各部的公文、章程、调查等,编入《北洋公牍类纂》,后又编《北洋公牍类纂续编》。两部书内容均反映出推行新政过程中各地区各个方面的具体活动及经济发展状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映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天津府
相关地名